達1494億元增長8.5%,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94.8億元,增長8.5%左右,增幅居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1.6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14.6億元,增長9.3%。這是記者昨日從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獲悉的。
4項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預期目標
記者從會議審議的市政府《關于惠州市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中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形勢而主動作為,推動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基本良好。
從上半年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看,市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8項有統計數據。其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固定資產投資、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4項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個指標分別低于預期目標1.5、3.7、10.7和0.7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1.6億元增長16%
記者從《關于惠州市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中獲悉,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保持平穩。
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4.32億元,增長12.33%,增幅比第一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累計同比上漲1.5%。
同時,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40億元,增長10.2%,石化和電子兩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4.8%,先進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62.7%,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3.9%。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81.9億元,增長147.5%。
民生質量持續改善。全市民生支出136.2億元,增長20.7%,增幅比同期財政支出平均水平高8.2個百分點,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71.5%,比上年同期(66.6%)高4.9個百分點,市十件61項民生實事順利推進。
推進政銀企合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胡建斌在會上作《關于惠州市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時表示,對于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市將高度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想方設法加以解決。他提出,將進一步加強調節經濟運行,抓住國家降息降準的契機,積極推進政銀企合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水平,增加市級示范社26家。
此外,推動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產業,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作委員會主任游水生作 《關于惠州市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時建議,要堅持創新驅動,不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石化、電子信息、汽車和新能源、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創意設計、健康養老等產業。改善和優化居民消費環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記者黃曉娜 實習生謝 娟通訊員邱禮榮 陳瑞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