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季度曬一次經濟總量成績單,實行末位淘汰制

惠城區高新園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惠城區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求進、逆勢增長”。記者從惠城區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上獲悉,第一季度該區實現GDP131.08億元,增長8.5%,總量居全市首位,增幅與全市持平。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干強,區委副書記、區長林利育出席會議。
會議強調,目前,中央和省、市都突出把經濟工作的重點轉到結構調整、科技創新上,惠城區將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下一步,該區將特別加快同方科技、高盛科技等一批科技孵化器啟動,完善河南岸電子信息科技孵化器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首季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65.3%
黃干強說,從目前的季度數據、先行指數和政策動向來看,惠城區經濟運行發生了積極變化,經濟態勢將呈現逐月回升的跡象。
在國家政策的刺激、扶持措施的助力以及項目挖潛的推動下,惠城區今年的經濟發展形勢向好。一方面,近段時間以來,國家連續推出降息、降低二套房首付等利好政策,將加快刺激占營業稅比重約為60%的房地產業和建安業(建筑、安裝、裝飾、修繕均屬于建安業)復蘇,有利于整體帶動稅收收入穩健增長。同時,市委、市政府在用地指標、土地規劃、項目報建等方面對該區給予特殊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惠城區把更多精力放在抓項目、促發展上。最近簽約、動工、竣工的投資總額約340.5億元的66宗項目增強了發展后勁。今年第一季度全區71宗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7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5.5%
林利育說,作為中心區,隨著市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惠城區的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更加明顯,特別是在當前紅花湖路改造、客運南站、市區連接路建設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的支撐下,該區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達24.15億元,增長165.3%,比季度目標高出了155.8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第一季度,惠城區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力度持續“加碼”也在數據中得到體現。在第一季度,全區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到GDP比重的64.7%,這為該區下一階段轉型發展、經濟提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每季度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
黃干強說,第二季度是抓推進、促落實、穩增長的關鍵階段,惠城區將不斷改進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將成立以區委副書記任組長的經濟形勢監測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經濟形勢分析會,特別要加大GDP、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地稅收入、公共財政等指標的跟蹤監督。同時,全面開展“招商引資年”、“項目建設年”、“企業服務年”“三個年”活動。該區將力促2013年以來新立項億元以上的96宗項目,以及今年71宗總投資670多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確定專門的工作班子跟蹤、督查、協調、服務。
該區將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依法全面清理、減少涉及實體經濟、民間投資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的行政審批,積極推行行政審批事項一口受理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抓好企業登記注冊、投資項目建設等并聯審批,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拓展網上審批服務,為企業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
區委、區政府將定期召開匯報會,聽取督查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同時,強化問責力度,堅持落實經濟總量排名制度,每季度曬一次“成績單”、亮一次“排行榜”,實行末位淘汰制,居末3位的1次提醒、2次黃牌警告、3次誡勉談話,確保該區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記者謝菁菁 鄭國瑞 通訊員陳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