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如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能量?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重點電網建設督查推進會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市供電量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全市GDP與供電量呈較強正相關性。然而由于我市供電存在區域電網結構薄弱等問題,今年度夏期間,我市部分區域需要實行錯峰用電,部分地區甚至要執行限制報裝及 “開五停二”的用電錯峰方案,將影響經濟快速發展。
針對上述情況,我市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以滿足全市用電需求,保障用電安全?會上,惠州供電局負責人匯報了全市電網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并聽取了市直各部門、各縣(區)有關負責人對推進重點電網項目建設的意見建議,對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間的電網建設工作進行部署。
我市供電量4年增長超80億千瓦時
4年時間里,我市供電量增長超過80億千瓦時;同樣在4年時間里,我市GDP增長了1270.8億元。“這表明,我市GDP和供電量之間表現為較強正相關性。”惠州供電局負責人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在“十二五”期間,我市供電量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我市GDP從2010年的1729.9億元,增至2014年的3000.7億元;與此同時,我市供電量從2010年的191.883億千瓦時,增至2014年的272億千瓦時。
該負責人透露,去年我市供電量為272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276.41億千瓦時,全省排名第五,分別同比增長11.3%和11.26%,增速排在珠三角第一位。今年1~2月,我市總供電量3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這些數據說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較快。”
電力如何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能量?據了解,去年我市電網基建累計完成投資15.16億元;共投產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7座,新增110千伏以上主變電容量104.5萬千伏安、線路398.38公里。
“隨著去年一批工程項目順利投產,我市部分地區的結構性缺電現象得以緩解。如博羅羅陽地區供電狀況問題,惠陽鎮隆、新圩地區因上級電網“卡脖子”引起的錯峰用電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該負責人說。
今年度夏期間部分區域需錯峰用電
據介紹,當前我市電網仍面臨著區域電網結構薄弱、電網抗災能力有限等問題。“尤其是電網結構較弱,將導致今年度夏期間我市部分區域需要實行錯峰用電,部分地區甚至要執行限制報裝及‘開五停二’的用電錯峰方案,將影響經濟快速發展。”該負責人說。
經預測模型測算,未來幾年,我市電力需求依然強勁,最大總供負荷和供電量均穩步增長。測算數據顯示,2017年我市最大總供負荷將達到640萬千瓦,供電量將達到382億千瓦時,比2014年分別增長32.6%、40.5%。
為更好地滿足我市日益增長的用電負荷和供電量需求,惠州供電局擬結合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開展 “核心區智能規劃”。據透露,今年該局擬投資15.4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在建的110千伏及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49.1億元。全年計劃投資110千伏及以上主變電容量63萬千伏安、線路218.74千米。 記者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