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訪談 龍門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洪談龍門如何“趕超”
“龍門今年的一個發展目標是要實現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要做到趕超,能快則快。”日前,龍門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洪在接受媒體 “學習貫徹市黨代會精神,提高效率抓落實”訪談時說,新常態下,龍門要實現趕超計劃,助推我市盡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效率尤其重要,要以“釘釘子”的精神來抓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將推進改革全面深化年、產業發展提升年、新型城鎮化推進年和能力作風優化年“四個年”建設。林洪透露,目前,龍門縣主城區布局了城鎮化、民生以及工業化項目,其中6平方公里的先行示范區已有超過200億元的項目落戶和建設。
談經濟
今年人均GDP趕超全國平均水平
“雖然龍門的經濟總量在全市是很小的一個量,但去年,我們通過轉作風、抓干部一線工作法、抓項目落實等措施,各項發展都有了明顯的提速。”林洪介紹,過去的一年龍門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實現了“三個突破”的目標:GDP增長速度全市第一,總量突破140億,增幅14.97%;公共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增長29.64%;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過百億突破,同比增長42.6%。這些經濟指標增幅,讓該縣在全市領跑領先。同時,龍城街道的經濟占比開始超越永漢鎮,街道占55%,永漢占45%,全縣的工業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幅也明顯加大。
對如何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四次會議精神、在新常態下加快龍門經濟社會的發展,林洪說,龍門作為一個后發的地區,市委市政府給了龍門加快發展的關心支持與幫助,最近幾年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有了較大的改變,具備了趕超發展的條件。龍門堅決摒棄那些“新常態”就是增速“慢下來”、就是“弱化發展”等錯誤認識,切實增強發展定力。龍門將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中心和根本,做到能快則快,筑牢發展基礎,努力趕超,目標是要在2015年實現人均GDP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談發展
至2017年縣城增大一倍
“產業園區、城鎮擴容提質和交通建設,是龍門實現趕超的三大抓手。”林洪認為,龍門這幾年的發展勢頭起來了,但是工業依然是短板,所以龍門把工業強縣作為龍門加快發展的第一方略,在嚴守生態底線的基礎上補工業短板。目前,龍門已經構建起“一園四區”的工業格局,一區即惠州產業轉移園區,四園即在平陵、龍江、龍華和永漢4個鎮各打造一個產業園區。
在新型城鎮化方面,林洪介紹,龍門規劃建設“一城兩街三區”和“一主一副”城鎮化發展格局。到2017年,使得縣城面積由目前的106平方公里擴展至260平方公里。此外,龍門主中心城區要打造成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發展中心,主中心城區的新區,即縣城東區正在建設,先行示范區的6平方公里,已有200多億元的項目聚集在此,超億元的項目有22個。此外,永漢-龍華沙逕副中心城區依托永漢溫泉養生資源和南昆山森林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產業的集聚區,規劃面積是40平方公里,打造生態休閑的新型城鎮。目前,S119沿線永漢至龍華沙逕段10公里集聚了10家五星級酒店,投資規模達到200多億,已經建成的有3家,正在建設的有5家,即將動工建設有2家。另外,在南昆山上也吸引了多個投資規模超100億元的高端旅游項目落地,正在做土地盤整、征地拆遷工作,建成后,龍門的生態旅游將有進一步的發展。
林洪介紹,此外,龍門將按照“3+2+2”的交通建設模式,即推進3條高速公路(大廣高速龍門段、武深高速龍門段、惠龍高速)、2條省道和2條縣道的建設,投資規模超過了167億元。
談效率
今年推進“四個年”建設
“要實現這個跨越,需要破解一系列深層次難題,敢于涉險灘、敢于啃硬骨頭。”林洪認為,龍門的各級領導干部要以“釘釘子”的精神去抓工作落實。去年,他與縣長在鄉鎮、項目現場開了60多場項目推進會,取得良好效果。
就如何提升效率,林洪說,今年龍門將深化推動“治庸、治懶、治散”行動,敢于先行先試,樹立“五個論英雄”的工作和用人導向,即堅持以工作成效論英雄,以項目引進、項目落地、項目投產論英雄,以協調解決問題論英雄,以完成交辦任務論英雄,以指標完成論英雄,對不能適應工作、消極怠工的領導干部堅決進行調整,促進思想的解放、發展效率的提升。同時,全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并通過召開項目現場會、工作評比會、實地協調會,以及明察暗訪等形式,切實推動領導和干部精力下沉。
林洪介紹,今年龍門將推進“四個年”的建設,分別為改革全面深化年,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瓶頸問題;產業發展提升年,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擴大總量規模,使經濟總量有明顯的提升;新型城鎮化推進年,抓好縣城提質擴容、中心城區和副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能力作風優化年,打造敢于擔當、敢于落實的干部隊伍,轉變作風,繼續推行普遍直接聯系群眾的措施。
談廉政
每季度發布干部“廉潔指數”
“在過去幾年里,我們真正為發展而配備干部,龍門社會經濟等多項指標增幅在全市領先的變化,是跟干部的工作作風息息相關。”林洪介紹,最近兩年,龍門探索出風險防控模式。前年底,龍門縣從政行為風險防控信息管理系統啟動運行,該系統通過電子網絡手段采集黨員領導干部貫徹執行《廉政準則》狀況和規范從政行為信息,運用量化指標體系每季度定期評估黨員領導干部執行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情況,并自動生成“廉潔指數”,對“廉潔指數”低于一定分值的黨員領導干部實施分級風險預警管理。全縣113個單位、800多名股級以上干部,都在這個風險防控內。
林洪說,該系統主要功能由 “信息采集”、“量化評估”、“風險防控”等版塊組成,其中“風險防控”部分由預警公告、預警處置和廉政鑒定組成。“有投訴會放到防控體系里面去,每一個干部能看到有沒有收到有關你的舉報信,包括投訴的內容是什么。該系統可以讓干部時刻牢記責任和廉潔從政,每個季度發布廉潔指數,原來由縣委來發布,現在由各級黨委、黨組來發布。”
林洪說,廉潔指數的發布,對干部轉作風效果非常明顯,同時,該縣把成果運用到用人方面。“我們已經運用了兩次,涉及兩名科級干部的崗位調整,因被討論的兩名干部被廉政預警了,就要求其補課,才能重新上會討論能不能適應新崗位。比如,有一名干部計劃被調到鄉鎮做鎮長,但差0.01分,被預警了,工作調整便先停下來。”本組文字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