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一般來說,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都會產生輻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很早以前,人類就已經跟輻射共存了。輻射分為“電離輻射”與“電池輻射”,真正有害的是電離輻射(原子彈、日本核泄漏),但是我們日常生活接觸不到電離輻射。而電磁輻射則時時刻刻伴隨我們,比如家中的手機、微波爐、電腦電視、手機基站等,移動通信基站的輻射并不危害公眾健康。我國基站輻射管理標準嚴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基站輻射對人體影響輕微,影響水平只相當于手機影響的百分之一。基站輻射遠小于家用電器。基站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于天線,而天線傳播信號基本是水平方向發射,而不是垂直方向,所以位于基站之下的建筑物恰好位于盲區。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的過程衰減很大,穿透墻體更會急劇衰減,也不會影響附近樓宇住戶的身體健康。移動通信基站密度越高,每個基站的電磁輻射強度越低;手機距離移動通信基站越近,手機在使用過程中對通話者的電磁輻射量越低。
移動通信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是信息時代的重要象征。5G基站是移動通信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多年來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基站產生的電磁輻射環境影響是有限度的,避免因不了解相關知識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是對待基站電磁輻射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