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縣傳統舞蹈《舞竹龍》。記者朱金贊 李穎 攝
“3、2、1,啟動!”隨著現場主持人倒計時口令聲響起,2022年惠州市“嶺東名郡 多彩鄉村”主題宣傳教育實踐系列活動正式啟動。昨日,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在龍門縣龍田鎮西埔村好人文化園內共同見證了這場文化盛典。 為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市檔案館(市地方志辦)、市檔案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惠州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2022年惠州市“嶺東名郡 多彩鄉村”主題宣傳教育實踐系列活動,本次啟動儀式由龍門縣委、縣政府協辦。系列活動計劃從6月持續至今年底,主要包括作品征集、檔案方志系列宣傳教育、主題展覽等內容。 用作品呈現鄉村文化魅力 記者在西埔村好人文化園內看到,出門是整潔的水泥路,綠化苗木栽到了房前屋后,廣場兩邊有精美的鄉風民俗宣傳欄風雨廊,一盞盞路燈照亮了村民小康之路,以全新面貌詮釋了鄉村振興實踐成果。 龍門是惠州一張亮麗的“綠色名片”,榮獲了多項“國字號”榮譽稱號。龍門鄉村的多彩,來源于“綠色為體”的鮮明底色,根植于“特色為魂”的歷史文化傳承,奮進于描繪美麗幸福的時代畫卷。龍門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全力打造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一幅新時代的多彩鄉村美麗畫卷悄然展開。未來的龍門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中藥箱、茶葉罐、游樂谷、養生池”,在融入“雙區”建設中實現其生態價值。 聚焦鄉村、推介鄉村、服務“三農”是“嶺東名郡 多彩鄉村”主題宣傳教育實踐系列活動的根本宗旨。市檔案館館長、市地方志辦主任黃敏表示,希望大家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采取多種形式記錄和傳播惠州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鄉村振興實踐成果,引導社會各界從不同領域不同視角探尋發現惠州鄉村之美,用獨特創意,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呈現鄉村文化魅力,讓鄉村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惠州首個方志驛站揭牌 活動現場,惠州市和龍門縣兩級地方志辦先后向西埔村文化室贈送書籍,讓檔案和地情知識走進鄉村。當天,惠州市首個方志驛站揭牌。該站點將成為檔案方志宣傳教育的舞臺,充分展示鄉村歷史文化、民風民情、時代風貌,讓更多的人接受傳統美德、革命精神、時代精神教育,增強愛國愛鄉之情,汲取奮進力量。 傳播鄉村文化講述鄉村故事 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聚焦城鄉美 喜迎二十大”圖片展,并配置講解員全程悉心講解,讓傳統鄉村文化、民俗風情深入人心。組委會還邀請文化藝術團體前往龍華鎮盛花谷采風,欣賞綠色生態文化。谷內彩虹花道、網紅秋千、綠野仙蹤、無動力樂園、農業科普長廊等景點,激起了文化藝術團體成員濃厚的打卡及創作欲望,藝術愛好者們紛紛端起相機記錄下美麗風景。 現場一名攝影愛好者說,通過參加活動,不僅看了美景,了解了龍門的鄉村傳統文化及發展歷程,還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三農”工作,增強文化自信,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和動力。同時,也能幫助傳播惠州鄉村文化,講述惠州鄉村故事,通過作品讓更多的人領略惠州鄉村風采,共建美麗鄉村。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