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東坡寓居地;四川眉山,東坡出生地。北宋文豪蘇東坡的履歷及其精神讓這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千里相連、千年回響。
“東坡傳風雅 雙城一線牽”——惠州&眉山千里“跨屏秀”將于6月13日至19日舉行,惠州日報社、眉山日報社將聯動通過慢直播、報紙、海報、短視頻等多種傳播載體,全方位推介惠州、眉山兩地歷史文化和城市新貌。
惠州眉山因蘇東坡結緣千年
據悉,慢直播聯動將是本次“跨屏秀”活動的重頭戲。活動首日選取惠州合江樓和眉山遠景樓這兩個與蘇東坡息息相關的地標作為慢直播點位,同敘東坡情,共謀發展夢。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北宋紹圣元年(1094),蘇東坡因宦海黨爭貶謫惠州,任無簽署公事權力的“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
惠州,自古有“嶺東名郡”“粵東門戶”之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自然風光在此交融相會,嶺南文化中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在此兼容并蓄,鐘靈毓秀,人才輩出。
惠州合江樓,始建于宋代,是蘇東坡寓惠初始居所,后遷出又復居,歷時一年多,留下《寓居合江樓》《題合江樓》等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文,使得合江樓名滿天下,躋身“廣東六大名樓”。蘇東坡寓居惠州兩年七個月,寫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成為惠州寶貴的文化遺產。他首稱豐湖為西湖,使得惠州西湖名滿天下,足并杭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是成為惠州乃至嶺南千年廣告詞;他與惠州人民融洽相處,為民辦實事,贏得人們的真誠愛戴;他與王朝云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對惠州的民風習俗影響深遠;他熱情宣揚惠州樸實的民風,秀邃的山水和豐饒的物產,使“天下不敢小惠州”。東坡寓惠文化,載入嶺南文化發展史。
東坡故里眉山,古稱眉州,地處富饒的川西平原,緊鄰蜀中勝地成都,物產豐饒,人文薈萃,自古就有“千載詩書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譽。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閃耀古今,東坡文化、忠孝文化、大雅文化源遠流長。團結、樂觀、包容、好學,成為眉山人的精神內核。
遠景樓最早由北宋眉州知州主持修建,并特邀在外宦游的蘇東坡為其作《眉山遠景樓記》,是眉山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憑欄遠眺,可盡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的意境。
蘇東坡抵惠首居之所合江樓和想要還鄉登臨觀覽的遠景樓,蘇東坡曾買地建房“作終老計”的東坡祠和出生地的三蘇祠……惠州、眉山,雖相隔千里,卻因蘇東坡結緣千年,也因蘇東坡留下相通相似的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和精神追求。
全媒體開展城市聯動宣傳
多年來,惠州將人文、區位、自然等優勢轉化為發展勢能,尤其是近5年來,惠州緊緊圍繞省委“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實現發展大跨越、城市能級大躍升,GDP從3000多億元增至近50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跨入全國“萬億工業大市”方陣。
當前,惠州正深入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奮力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計劃2026年GDP實現8000億元,綜合實力邁入國內一流。同時,惠州將提升軟實力與增強硬實力結合,深挖城市精神內涵,以煥發嶺東名郡時尚魅力,讓惠州成為宜居、宜游、宜業、宜創的活力之城。
東坡故里眉山,是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躋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圈中圈”“核中核”,是國家級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成都共享雙流、天府兩大國際機場。
近年來,眉山搶抓國家級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都市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國、省戰略機遇,按照“三市一城”的總體思路,聚力制造強市、開放興市、品質立市,著力打造具有核心優勢的高技術制造基地、成渝地區重要的高水平開放門戶、美麗繁榮和諧的高品質生活城市,奮力建設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興城市。
“東坡傳風雅 雙城一線牽”——惠州&眉山千里“跨屏秀”將上線“惠州日報|云頻道”和“眉山日報慢直播”,以及通過兩地報紙、新媒體全平臺開展城市聯動宣傳,全面介紹兩座城市的歷史淵源、東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等。
活動期間,除首日選取合江樓作為慢直播啟動點位,惠州西湖、羅浮山等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惠州江北、金山湖城市新貌也將通過兩地慢直播進行集中展示,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美譽度、知名度。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