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之際,兩個小學生用零花錢買了一箱礦泉水,合力搬到東平消防救援站門口放下后悄然跑開,以此“犒勞”連夜排澇搶險的消防隊員;眼下,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主動參與到“關愛自然、助力防疫”志愿服務活動中,利用平日工作之余和節假日休息時間,或在公園、河堤撿垃圾,或向游客科普防疫知識,以實際行動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和全市常態化疫情防控作貢獻……
一個個小小善舉雖然平平凡凡,卻足夠溫暖人心,猶如朝陽,帶給惠州大地無限愛意和美好。
愛不厭小,點滴滋潤;善不拒微,聚沙成塔。善并不意味著一定感天動地,也并非一定要做多大的事,但善一定是基于樸素道德情感、展現人性光輝的正向之舉。善,貴在為;行,貴在公。舉手投足間的平凡小善亦能傳遞溫暖一座城的人間大愛,普通人的點滴“小善”更能折射時代的道德風采和社會風尚。一箱水,不值多少錢,卻讓全體消防隊員感到滿滿的愛,讓聞者心生暖意;撿垃圾,雖是舉手之勞,但這些志愿小事會像漣漪一樣影響、感染和帶動周邊的人,讓公園和景區里那些曾經的不以為意,變成自律和文明。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目前,惠州注冊志愿者128萬多人,志愿服務組織6500多個。善行義舉人人可為、人人能為、人人當為。平凡小善傳遞非凡大愛,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動力。如果說生活如歌、未來如詩,那么正是我們每個人無私的善意付出和守望相助,才令世界變得如此動人。人人心懷善意,你我皆行善舉,讓小善溪流匯聚大愛江海,惠州城市一定會更加文明,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