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們分組開展“河小青”河湖保護志愿服務活動。 記者張藝明 攝
構建“四位一體”志愿服務模式 在我市首個青春社區志愿服務站水東街區示范站里,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志愿者正向社區急救志愿者講解急救常識。該服務站總面積210平方米,將全年開放,為市民、游客提供咨詢和引導服務。 該站點由團市委和惠城區橋東街道辦共同建設,引入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以社區服務站為陣地,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的形式,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志愿服務立德樹人、實踐育人功能。接下來,將通過構建人員、項目、陣地、資源“四位一體”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模式,開展社區便民服務及關愛青少年、文化承啟、智慧助老、環保宣教、平安創建、防疫宣傳等專項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引領廣大青年黨員、團員學生、少先隊員到社區報到,以志愿者的身份,通過志愿服務的方式,參與社區治理,使其成為協助黨和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現場還開展了“講好惠州故事,從水東街開始”文化導賞活動。從惠州市青春社區志愿服務站水東街區示范站前往合江樓途中,橋東街道的黨員志愿者鄭倩妤、市第二小學的小志愿者張德銘、市華僑中學的志愿者曾悅,為大家從多個方面講解展示了惠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底蘊。 涉及30余職能部門、各縣(區)以及社會志愿服務組織 在惠州,注冊志愿服務者已超過127萬人,志愿服務成為不少市民的一種生活習慣。為進一步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域建設,日前,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文明惠州志愿服務在行動——惠州市2022年志愿服務系列主題活動方案》。活動包含“中國夢·新春美·雷鋒美·巾幗美·青春美·黨員美·志愿美”的“美”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及衛生環保關愛自然、醫療健康、社會治安平安建設、普法宣傳法律援助、文化文藝、應急救援、助學支教、科學普及、文明旅游、智慧助老、鄉村振興、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等行業志愿服務活動,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疫情防控等專項志愿服務活動,共計22項內容,涉及全市30余個職能部門、各縣(區)以及社會志愿服務組織。 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為2022年志愿服務系列主題活動各縣(區)、有關牽頭單位志愿服務隊和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代表授旗。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將立足各自行業領域,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域拓展建設,圍繞重要時間節點,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文明惠州志愿服務在行動”為主題,常態化開展22類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更好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文明建設,讓志愿服務人人可為、處處可為,努力營造全社會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當天,志愿者們還分組來到東江和西枝江邊,開展“河小青”河湖保護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在市區中心區的步行街、水東街、西湖、濱江東路、橋東市場等地開展“助力疫情防控·志愿者在行動”疫情防控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我和10名隊友一起來參加防疫宣傳志愿服務,提醒更多市民不要麻痹松懈,做好個人防護。”市健康文化協會志愿者韋秀娟說。 志愿服務鋪就 基層文明底色 3月4日,我市首個青春社區志愿服務站在水東街區揭牌運營,更多青年黨員、團員學生、少先隊員將以志愿服務方式參與社區治理,成為協助黨和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大量“新鮮血液”成為志愿者,成為完善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為鋪就基層生活文明底色、不斷增進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打下良好基礎。 志愿服務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創新模式重點開展社區便民服務及打造關愛青少年、文化承啟、智慧助老、環保宣教、平安創建、防疫宣傳等專項特色志愿服務項目,能更好地零距離服務群眾、豐富基層生活,廣泛播撒文明種子,讓基層生活在彼此關愛、互助中充滿陽光,讓百姓在文明生活中得到實惠、看到更美未來。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斷強化核心價值引領,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推動社會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有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域拓展建設,我市文明創建水平將持續提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記者馬海菊 實習生李思穎 通訊員逯延勐 鄒麗娟) (凌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