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落幕,踏青祭祖、賞花徒步、跨境出行等多重需求疊加,催生“堵山”“村游”等趨勢。今年清明假期,惠州文旅市場呈現蓬勃活力,惠州西湖、羅浮山景區熱度大漲,帶動周邊踏青游升溫,市區各大公園同樣游人如織。此外,回鄉祭祖與出游度假的“雙向奔赴”也成為今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俗、賞花、古鎮承包“村游”C位
“清明假期,我帶著家人爬了羅浮山和高榜山,到處都是人氣滿滿!”假期期間,不少在惠州爬山的游客都有這番感想。今年清明假期,“堵山”替代“堵車”成為熱門話題。
游客高漲的出游熱情背后,是“輕戶外”風潮的全面滲透,短途徒步、親子登山等低門檻活動成為家庭出游首選。市民藍先生告訴記者,惠州戶外資源豐富,南昆山、羅浮山、白馬山等很受歡迎,加上周邊的旅游基礎設施豐富,很適合發展年輕人喜歡的山地生態旅游。
記者看到,今年游客的登山裝備比以往更為豐富,不少游客都配備了沖鋒衣、背包、登山杖及山地徒步鞋等?!巴鎽敉?,也要裝備先行!”游客小梁說,從露營到戶外運動,都需要優質的裝備才能滿足需求。
除了山上“長滿游客”,村子里也被擁擠的人潮包圍。這個清明假期,“村游”成為老少咸宜的旅行方式,從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沿線村莊到惠陽鄉村,從非遺手作到花海攝影,民俗、賞花和古鎮游三大主題撐起了半邊天。
在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游客觀賞古建筑群,采摘蔬果,體驗親子農耕,相聚咖啡營地,坐上稻田小火車,盡情享受田園風光;4月4日,清香明德·羅浮修禊第三屆系列活動在羅浮山景區啟幕,活動通過復原宋式點茶、古法香道、古箏雅樂等傳統文化體驗,帶領參與者穿越時空,感受流淌在《蘭亭集序》里的東方美學盛宴;在惠東縣多祝鎮皇思揚村,看油菜花海、吃多祝冷粉,吸引了眾多大灣區游客。
“‘村游’不再是將就,而是‘講究’?!睌y程度假農莊相關負責人表示,清明假期作為春季出游的重要節點,倒逼旅游從業者進一步創新“節氣+文旅”融合方式,提供采摘、山間挖野菜等體驗活動,切中中高端親子客群對品質旅行的需求,提升旅游體驗。
大灣區城市之間旅游更便捷
到東莞吃燒鵝、去深圳逛藝術中心、赴順德吃美食、來惠州西湖看花燈……隨著廣東城際鐵路的建設、惠州高鐵線路的豐富,大灣區城市之間旅游更為便捷。
清明假期,惠州城軌與高鐵形成的便捷交通網絡,讓不少市民選擇搭乘列車開啟“灣區微度假”模式。市民薛女士向記者分享道:“搭乘城軌去東莞僅需半小時,坐高鐵到深圳也不過1小時,這交通效率簡直‘拉滿’!”假期里,她約上好友分別體驗了城軌游東莞、高鐵游深圳的出行方式,輕松實現“早出晚歸”的跨城旅行。
記者看到,市區城軌西湖東站內人頭攢動,來自廣州、佛山、肇慶等大灣區城市的游客紛至沓來,專程打卡惠州西湖的春日盛景。佛山游客陳女士手持相機,興奮地告訴記者:“早就聽聞惠州西湖的花燈美輪美奐,趁著假期特意帶家人來賞燈,明天還打算去惠東巽寮灣體驗趕海樂趣,感受惠州的山海之美!”
此外,清明假期呈現了回鄉祭祀與出游度假“雙向奔赴”的特點。假期期間,香港居民入境內地訂單量同比攀升35%,惠州憑借宗祠文化及特色美食成為港人尋根問祖的熱門選擇。內地居民打卡香港“M+”、山頂纜車等知名景點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0%,營造了以節氣為紐帶的濃厚文旅氛圍。
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