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黨政“同頻”,與人民“共振”。過去一年,十三屆市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務實協商議政,助推惠州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緊扣中心,精選課題開展調研協商咨政建言
把發展飲料產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一個分支,作為優化我市產業結構的一個補充,存量優化和增量招引“兩手抓”,全力推動飲料產業提質發展、提速發展。
圍繞我市電子信息、綠色石化、超高清視頻、智能家電、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提升數字化轉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翻開市政協課題調研工作的“成績單”,一項項課題緊扣全市發展大局,一條條建議轉化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
“緊扣中心,精選課題,深入調研視察,注重實效,推動成果轉化。”市政協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里,市政協組織13個調研組,深入縣(區)、部門、企業、社區、農村,實地調研、視察考察209次,召開131場形式多樣的協商座談會,報送調研報告13篇,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根據市委審定的《政協惠州市委員會2022年協商計劃》,市政協各班子成員分別牽頭,各專門委員會具體負責,廣大委員、各黨派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專家學者廣泛參與,圍繞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建設城市書房、構建國際商事訴仲調對接機制、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建設等7個重點課題,開展調研協商,提出建議對策260余條,積極為推進惠州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另一方面,圍繞智慧停車場規劃建設和城市管理等市委交辦課題,開展形式多樣的調研協商活動,舉辦“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會,聽取市區兩級政協委員意見,對惠州市、惠城區632名政協委員發放調查問卷,征集意見建議,形成2篇“情況明、問題清、對策實”的建言成果,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守正創新,突出質量推動提案工作更有成效
全市第一批140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扎實有序推進,高標準打造了一批商超型星級農貿市場;目前已在惠城中心區建成10個“口袋公園”,為群眾提供了觀賞、健身、娛樂的好去處……
政協提案是反映民心、民意、民聲的“信息樹”,是為推動工作建真言、獻良策、聚共識的“智力庫”。過去一年,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圍繞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建設優美花園城市、教育和衛生等問題,提出提案130件,立案100件,立案率達76.9%。許多意見建議能落地、可見效,受到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目前已100%辦復,轉化為政府部門的政策措施,為助力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斷推動提案工作‘化被動為主動’,找準黨政所需與政協所能的契合點培育提案,嚴格立案標準,全面提升提案質量?!笔姓f有關負責人說,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市政協將不斷豐富和拓展提案辦理協商、提案監督方式,推進以商促督、以督促辦,推動提案者提出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提案,確保提案承辦單位辦理工作更有成效,實現提案質量和提案辦理質量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記者歐陽成 通訊員周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