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新城核心區城市空間結構布局圖。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陳佛良 馬正波 攝
位于惠城區三棟鎮的金山新城核心區南部,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廣汕鐵路惠城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項目建設在火熱推進中。 高鐵時代,如何依托站點建設好周邊區域,讓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日前,市自然資源局發布《惠州市金山新城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道路、綠地水系部分)》,明確了包括廣汕鐵路惠城南站在內的金山新城核心區未來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強區域統籌協調,保障區域交通、重大重點基礎設施,強化景觀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為該片區發展預留“藍綠”和“交通”空間。 根據《規劃》,該片區將成為惠城未來南拓的主要拓展空間,形成惠城新副中心,成為立足灣區,鏈接國際的惠州中央創新區,打造成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未來智慧城市實踐區、嶺南詩意山水營城典范。 目標定位 聯動老城形成惠城新副中心 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繼贛深高鐵之后,廣汕鐵路預計明年6月開通,惠州軌道交通網絡進一步“擴軍”,加速我市更好地融深融灣,進一步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讓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規劃片區位于金山新城南部,西至演達大道,北至體育南路,東至惠大高速,南至牛崗路,規劃范圍用地面積約10.43平方公里。 從區位上看,核心區區位條件十分優越,地處惠州幾何中心,北接惠州老城、西鄰仲愷、東鄰空港產業園、南通惠陽大亞灣,廣汕鐵路惠城南站位于其中,是一個輻射空間范圍廣、服務人口規模大的樞紐地區。同時,在對外聯通上,通過高速路直達廣州、深圳,是區域交通與區內交通的重要轉換點。此外,該片區內生態基底得天獨厚,綠水青山居于此地,有蓮塘布河和官橋水,也有廟背山等自然山體。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組織編制此次《規劃》,目的是為更好地指導金山新城核心區的開發建設,該《規劃》已于11月21日經市政府批復。 記者獲悉,在規劃過程中,該片區始終堅持“加強區域統籌、銜接與協調”和“強調生態資源保護、整合與提升”兩大規劃原則,保障區域交通、重大重點基礎設施。同時,加強對景觀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重視公共開敞空間的營造,有效地利用景觀資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觀風貌。 根據《規劃》,該片區將聯動惠州老城,建設惠州市文化、商業商務綜合服務中心、城鄉統籌示范區,成為惠城未來南拓的主要拓展空間,形成惠城新副中心,成為立足灣區、鏈接國際的惠州中央創新區。 《規劃》提出,結合價值趨勢判斷,借力發展契機,順應新戰略、新交通、新舉措、新格局的發展背景,片區將致力打造成為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未來智慧城市實踐區、嶺南詩意山水營城典范。 空間結構 構建“山水十字、雙心多組團”城市空間結構 具體到空間布局上,《規劃》提出該片區將順應自然、隨形就勢,形成“山水十字、雙心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中,“山水十字”為山水十字中軸,將建設寬度40~300米的十字城市綠地,東西串聯、南北貫通,融合城市水系和慢行系統,串聯各復合型社區中心,形成城市公共生活休閑中心。“雙心”即站前創新服務中心與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多組團”即多個產城融合的特色組團。 《規劃》通過依托蓮塘布河、西部山體,構建以綠地、水系為骨架的生態空間結構,在核心區東部,河流兩側打造綠廊,向北連接奧體中心—金山湖板塊生態廊道,向南打通惠城南站站前綠廊,形成大十字廊道;在核心區西部,結合地形地貌,利用山體地形,打造生態山體公園。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金山新城核心區是惠城未來南拓的主要拓展空間,也將成為惠州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通過規劃引領,將為未來地區發展預留寶貴的“藍綠”空間,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 根據《規劃》,該片區將依托自然生態現狀,立足區域水資源條件,統籌水系、草地等生態要素,構建城市生態廊道,編織城市生態綠網,形成“一心、雙核、兩軸、多廊、綠網”的綠色空間結構。 交通設施 建立功能明確層次分明樞紐型綜合交通體系 除了對“藍綠”空間的預留,規劃還為“交通”預留了空間。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考慮交通完整性與系統性,《規劃》對外加強規劃區與惠陽區、仲愷高新區、大亞灣、惠州機場等地區的交通聯系;對內保證暢達、安全、便捷的出行品質,構建金山新城核心區便捷、安全、綠色、智能、高效交通體系,助推金山新城核心區成為惠州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 根據《規劃》,該片區通過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系統,構建與地區發展相匹配,以便捷立體換乘的惠城南站建設為核心,建立功能明確、等級有序、層次分明的樞紐型綜合交通體系。 在對外交通方面,《規劃》提出“兩橫三縱”的路網體系。其中,“兩橫”為河惠莞高速、潮莞高速。河惠莞高速在片區內采用高架形式與南澳路合設,在沙澳互通立交預留接口,并與規劃的機場高速公路對接。“三縱”為惠大高速、科技大道、南山快速路。 在軌道交通方面,除了廣汕鐵路外,片區還預留規劃客專通道、預留城際軌道線路。 在內部交通方面,將結合惠城南站建設需要,構建層次分明、等級有序、功能明確的系統路網。根據《規劃》,該片區路網將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組成。其中,主干路呈現“三橫兩縱”結構,依次為南澳路、明德路、宏達路,以及演達大道與金山大道,道路紅線寬度按照42~60米控制。 具體到交通設施建設上,本次規劃范圍內共設置2處停車場、1處停車樓,以及3處加油站,以滿足片區交通出行需求。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陳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