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惠州 >> 前景目標

立足“產研培一體”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9-27 10:02:37 來源:惠州日報
瀏覽字號:
分享到:

  大亞灣石化區內,塔林聳立、管道縱橫、儲罐列陣,一個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正在加速建設中。鮮為人知的是,這座石化名城里還有著中國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又稱惠州LNG電廠。電廠總裝機容量255萬千瓦,年發電能力145.5億度,年供熱能力480萬噸,自2007年一期項目投產后持續向社會提供綠色高效的骨干電源支撐。

  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來——高質量發展企業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一探這個致力于發展成“產研培一體”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的堅守。

  鐵肩擔使命 石化區里建起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燃機電廠

  大亞灣石化區的藍天之下,幾座高聳的煙囪格外顯眼,這里就是惠州LNG電廠。走進電廠,只見這里一塵不染,處處光潔明亮;集控室內,大小電子屏幕有序排列,工作人員嚴陣以待,時時盯著屏幕上的數據變化,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

  “保障電力供應,既是關系民生福祉的社會問題,也是關系地區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問題。”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丁建華表示,公司全員正全力以赴做好機組安全運維、氣電協調等保供電工作。

  在丁建華看來,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相關。惠州LNG電廠正是一家在廣東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誕生的電力供應企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搭乘改革開放東風,廣東經濟高速騰飛,伴隨而來的是電力需求的急劇增加,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均不同程度出現了電力短缺情況。鑒于此,1998年,國務院批準進口液化天然氣在廣東先行試點,作為此項工程的配套項目,惠州LNG電廠肩負歷史使命,應運而生。

  1999年12月,電廠一期項目立項;2004年9月,一期項目正式開工,成為進駐大亞灣石化區的第二家企業,并于2007年6月全面建成投產。歷經10余年發展,惠州LNG電廠參與并見證了大亞灣石化區的高速發展。“隨著大亞灣石化區企業越來越多,對供熱需求越來越大,疊加廣東對電力需求的增加,我們啟動了二期項目建設,除了發電,還供熱,滿足石化區企業生產中的用熱需求。”丁建華介紹,歷經2期建設,目前電廠已發展成我國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燃機電廠,對區域用電和石化區綠色發展起到了“定海神針”般的能源保障作用。

  目前,電廠總裝機容量255萬千瓦,年發電能力145.5億度,年供熱能力480萬噸,從2007年投產至2022年8月底,惠州LNG電廠累計供電約682.94億千瓦時,實現連續安全生產5824天,為社會提供綠色高效骨干電源支撐。其中,2021年,惠州LNG電廠上網電量76.02億千瓦時,出色的保供電工作獲得廣東省能源局通報表揚,還受到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專文通報表揚,是9家受表彰企業中唯一的燃機電廠。

  創新驅動發展

  完成多項國內首創重大燃機技術改進項目

  在惠州LNG電廠門口,“廣東省燃氣輪機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牌子格外顯眼。這個省級技術研究中心的成功認定,意味著惠州LNG電廠在科研創新機制、科研團隊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獲得了官方認可。

  “我們要打破技術代差”。在訪談過程中,丁建華多次強調這一點。他介紹,天然氣發電的核心設備是燃氣輪機,它的制造原理跟飛機發動機一樣,又叫重型燃氣輪機,被譽為“機電制造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燃氣輪機的關鍵制造技術一直被美德日的三家企業壟斷,是我國產業中被“卡脖子”的一個短板。作為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燃機電廠,丁建華認為,惠州LNG電廠不能只是一個供電、供熱的企業,還應承擔打破燃機技術壟斷,助力產業邁向高端的重任。

  惠州LNG電廠一、二期項目分別采用了日本三菱重工的M701F3型和M701F4型燃氣輪機,設備在長時間運行后,需要停機檢修,防止出現安全隱患。一開始,進口設備的檢修維護以及零配件更換都要依賴三菱公司,價格高昂,“像燃燒調整技術就一直掌握在別人手中,燃燒器的墊片當時國內生產不出來,每次更換一套就要二三百萬元。”

  為了解決技術封鎖帶來一系列“卡脖子”問題,自一期機組投產伊始,惠州LNG電廠就成立了燃機工作小組,組織生產技術骨干逐步深入研究掌握燃氣輪機運維技術。歷經8年艱苦攻關,電廠最終順利完成燃氣輪機檢修后全負荷燃燒調整試驗,并在氮氧化物控制、燃燒調整后的溫度補償、燃燒調整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和分析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基本實現燃燒調整自主化、本地化目標,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這不但大幅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讓惠州LNG電廠率先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取得電廠自主燃燒調整實績的燃氣發電企業。“我們的研發成果一出來,三菱的服務費用、零配件價格應聲下降,例如燃燒器的墊片價格就降至原來的1/3。”

  丁建華介紹,至今,電廠完成了多項國內首創重大燃機技術改進項目,實現燃機檢修TA自主化。同時,經電廠優化的聯合循環發電行業自動化生產管理系統也被國內多家電廠推廣應用。

  以生產支持科研,用科研反哺生產,這條路,惠州LNG電廠已堅持了10余年。今年,在上游原料價格上漲、經營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惠州LNG電廠仍堅持投入超5000萬元的經費到科研領域,“占我們總產值的2%~3%。”

  點燃“人才引擎”

  為國內外30余家燃氣發電企業開展生產培訓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丁建華表示,突破技術壁壘的關鍵在于人才。近年來,惠州LNG電廠先后建設了廣東省首家燃氣輪機職業技能鑒定站、廣東省首家電力行業燃機仿真培訓基地,獲評省級燃氣輪機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成為公司培養高精尖人才的良好平臺。

  丁建華介紹,惠州LNG電廠非常重視領軍人才的引領作用,成立了專業技術委員會,以首席工程師、資深工程師為引領,引導各專業技術人員向研究型、專家型方向發展,實地解決公司生產難題,著力攻克重大技術難關,例如創建了羅國平勞模創新工作室、黃紀新工匠創新工作室等,“不但助推了電廠安全生產發展,還加強了技能人才的培育和傳承,助力電廠搭建起人才梯隊。”丁建華介紹,近年來,電廠多人次獲評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技術能手、省勞動模范和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目前,電廠已建立40人的內訓師團隊,打造出6名金牌講師,編著出版業內知名培訓教材,建立完善培訓課程體系,并定期開展專業技能知識授課、實操教學訓練,實施師帶徒、師帶師機制,將“潛力人才股”培養成技能崗位骨干,培養出了多名行業專家。惠州LNG電廠統計數據顯示,電廠內中級職稱以上人數占比59%,技師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37%,電廠員工也在廣東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等技術競賽上“一鳴驚人”,兩次獲團體二等獎,2人獲評廣東省技術能手。

  “‘創行業標桿、建育才基地’是電廠的發展愿景。”丁建華稱,借助企業的規模優勢和研究、培訓平臺,公司多年來持續對外開展技能鑒定、仿真培訓、生產技能實訓和技能競賽,在行業內獲廣泛認可,已先后為國內外30余家燃氣發電企業開展生產培訓,培養生產技術人才數千人,向集團公司及旗下多家企業輸送一大批優秀人才,個個都成為了各企業技術專家和中高級管理人才。

  鑒于惠州LNG電廠為行業技能人才培養作出的貢獻,2020年,電廠順利通過中國電力教育協會電力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榮獲“2020年電力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今年5月,獲評“大亞灣人才工作突出貢獻企業”,是大亞灣區兩家獲此榮譽的企業之一。

  丁建華(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努力建設環保高效國際先進發電企業

  企業家高端訪談

  2001年大亞灣石化區開始開發建設,2002年,惠州LNG電廠項目開啟前期工作,丁建華進入電廠。20年砥礪前行,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前列,正在向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邁進;電廠建成了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成為區域能源保障的“定海神針”和行業人才培育的“黃埔軍校”。

  在近20年里,惠州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丁建華與惠州LNG電廠一同在惠州扎根、成長,與時代一同見證了惠州的巨變。近日,丁建華接受惠州日報記者專訪,暢談往昔崢嶸歲月,分享能源安全、“雙碳”戰略對行業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來惠州不到一年就領教了臺風“下馬威”

  惠州日報:你來惠州時,惠州的石化工業剛剛起步,當時對惠州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丁建華:大亞灣的沙灘很美。當年惠陽只有2個紅綠燈,到大亞灣就只有一條澳霞大道,沿著這條大道走過去就到了現在的石化區,那時還是一片沒有人打理的沙灘,海邊有很多棵松樹,沿途草比人高,但沙灘是銀白色的,非常漂亮。

  風景很美,但我們項目剛開始建設的前幾年非常艱難,經常有臺風。我于2002年10月來到大亞灣,記憶深刻的是2003年9月2日臺風“杜鵑”橫掃大亞灣,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9月1日我們就做好各項防臺風的措施,把吊機集中固定,活動板房用鋼絲固定,屋頂壓沙袋,人員撤離工地。9月3日一早起來,我發現地上的水高過腳踝,我與同事們都驚呆了,要知道當時我們住的是淡水華星大廈的7樓。走到客廳才知道原因,有一扇窗戶不見了。后來開車去工地,經過中海殼牌項目時,看到他們正在制作的大型油罐被吹得變形。到了我們工地,由于防范措施做得好,除了活動板房的屋檐損壞外,沒有其他損失,當天就恢復了建設。

  20年來惠州發展日新月異。今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惠州尖峰期的用電需求還在漲,近期我們5臺機組在連續運行,說明惠州的用電需求很旺盛,在“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下,惠州正奮力推動產業升級,未來還會更好。

  電廠的工作較為辛苦,有1/3的人需要倒班,有時可能除夕剛吃完年夜飯,晚上10時許就要往廠里趕。但與兄弟單位交流時發現,我們公司的人員穩定性相對較高,很大原因得益于惠州發展越來越好,宜居、宜業、宜游。對我而言,我非常有幸能夠成為惠州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貢獻者。

  生產廢水實現純凈水標準排放

  惠州日報:國家大力實施“雙碳”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這對電廠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惠州LNG電廠在能源高效利用和節能減排上有什么舉措?

  丁建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力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關鍵時期,隨著能源供給結構的調整,天然氣發電仍是當前能源供給結構調整與轉型替代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相信,天然氣發電會隨著消納新能源比重的增加和地區電力安全穩定供應需求的增長,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們也將視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啟動三期項目建設。

  在能源高效利用和節能減排上,一方面通過電廠自主的科研成果加持,我們完成了燃油調整、燃料空氣配比等模塊的升級,采取對機組啟停邏輯以及升降負荷速率的優化、循環水母管制運行改造、二期機組閉冷水系統互聯改造等等一系列舉措,一期發電機組發電效率高達57%,二期達到58%,遠高于1000MW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45%的發電效率。以公司2021年上網電量為基準,與燃煤電廠相比,能夠節省標煤約5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25.8萬噸。

  惠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惠州LNG電廠也是這一理念的堅定踐行者。為了更好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我們投資上億元購進環保設施、脫硝裝置等,原來1立方米排放50毫克的氮氧化物,現在降低到原先一半。據環保部門在排煙口安裝的監測裝置顯示,電廠的硫化物排放長期為零;廢水經處理后現在已做到純凈水排放,實現廢水循環利用。

  推進天然氣發電及燃氣輪機大數據中心建設

  惠州日報:現在多個行業都在轉型升級,天然氣發電行業也是這樣嗎?你認為未來的天然氣發電廠是怎樣的?

  丁建華:首先是裝機容量會越來越大。惠州LNG發電廠一、二期項目采用的是F級39萬和46萬千瓦的燃氣輪機,現在國際上最先進的已經是H級燃氣輪機,運行功率的起點已是60萬,在60萬~85萬之間,效率比F級燃氣輪機運行最好的情況還要高3%~4%,這意味著,同樣一立方米的天然氣,它發電的度數更多。假設我們一期項目一立方米天然氣可以發5度電,那么H級燃氣輪機就能發6度電,它的燃料成本更低,利潤更高,在市場上就更有競爭力。這個差距非常大,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所以更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第二是未來的天然氣電廠會越來越“智慧”,通過AI學習能實現生產全流程的預判,實現安全生產,提質增效,屆時將能把人員壓縮到60%以下。目前,我們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將推進天然氣發電及燃氣輪機大數據中心建設,讓電廠形成“產、研、培”三大技術支持中心,從智慧運行和智慧倉儲兩方面入手,利用物聯網、AI技術、智能機器人、智能管理系統等提高電力“智慧化”生產水平,努力建設成為環保高效、國際先進發電企業。


  (記者馮麗均 陳相成 王建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aaaaa级爽激情会所| 麻豆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大片www|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鸭王3完整版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都市激情校园春色亚洲| 日日夜夜操操操|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美女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97视频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青娱乐欧美视频|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小青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能播放18xxx18女同|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韩欧美黄色大片| 嗯~啊~哦~别~别停~啊老师| www.nxgx|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紫黑粗硬狂喷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