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大國的根基,經濟不能脫實向虛。要扭住實體經濟不放,繼續不懈奮斗,扎扎實實攀登世界高峰。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日前發布的去年1~11月惠州金融運行簡況顯示,去年前11月,惠州本外幣存款余額7716.4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二;本外幣貸款余額8442.5億元,同比增長19.5%,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全市存貸款規模保持合理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市金融工作局統計數據也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市金融業增加值達224.7億元,同比增長6.7%,占GDP6.4%,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推動了全市經濟發展。
本外幣存款余額保持快速增長
存款是決定后續經濟增長可用資源稟賦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存款規模大,對于金融秩序穩定、增強本地資金供給能力有舉足輕重的正向推動作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末,惠州本外幣存款余額7716.4億元,占全省比重為2.7%,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月末高0.6個和1.4個百分點,比全省高1.3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二。分部門看,住戶存款比年初增加280.3億元,同比多增44.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比年初增加135.4億元,同比多增40.3億元。其中,受益于“保供穩價”等政策,企業經營活動有所改善,去年11月當月增加50.6億元。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惠州本外幣存款余額保持快速增長,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元、7000億元大門先后打開。去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市存款的穩定增長勢頭得到延續,相比年初,總規模增加480.8億元,同比多增30.8億元。
銀行方面,隨著去年5月14日農行惠州分行本外幣存貸款規模雙雙突破1000億元(分別達1016億元、1002億元),我市已擁有工行惠州分行、建行惠州市分行、農行惠州分行三家存貸款規模均超千億元的銀行機構,它們也成為我市金融機構中支持全市項目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
貸款方面,截至去年11月末,惠州本外幣貸款余額8442.5億元,占全省比重為3.8%;同比增長19.5%,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月末低3.0個和0.2個百分點,比全省高6.0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比年初增加1258.6億元,同比多增40.7億元。分部門看,貸款增長以住戶和企業貸款雙軌拉動,并以企業貸款為主。其中,住戶貸款比年初增加594.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比年初增加671.9億元。
我市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細分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截至去年11月末,惠州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達1219.9億元,比年初新增260.6億元,增長27.2%,增速居全省第五,同比增長27.6%。據悉,去年以來,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居全省前列,金融機構支持制造業企業用于投資的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速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516.2億元,同比大增46.7%,占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比重達42.3%。
基礎設施業貸款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截至去年11月末,基礎設施業貸款余額達777.7億元,同比增長35.7%,比年初增加183.7億元。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單位貸款余額305.2億元,同比增長1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單位貸款余額122.6億元,同比增長42.2%;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單位貸款余額59.3億元,同比增長0.8%。
科技創新領域的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截至去年11月末,先進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余額55.1億元,同比增長275.2%,高技術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余額381.8億元,同比增長61.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單位貸款同比增長19.6%,教育業單位貸款同比增長31.0%。
薄弱環節普惠金融服務持續改善。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60.1元,同比增長41.6%,比年初大增188.7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2.4億元;普惠小微授信戶數達到6.78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0.79萬戶,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4.72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0.61萬戶。在“兩項直達工具”之一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政策的支持下,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87.8億元,同比增長34.9%。
民營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068.8億元,比年初增加446.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56.7億元,同比增長28.5%,民營企業貸款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63.1%。
同時,涉農貸款保持良好增長態勢,信貸投向有效支持農村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涉農貸款方面,截至去年11月末,惠州涉農貸款余額1054.6億元,比年初增加164.9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91.1億元,同比增長20.7%。
(記者 劉煒煒 通訊員曹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