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金融保持安全穩健運行。前三季度,惠州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逼近8000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突破8000億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發展利用資本市場方面,今年以來惠州先后有九聯科技、格林精密、利元亨智能裝備3家制造業企業掛牌上市,成為近4年來惠州企業上市A股最多的一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市持續加強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僅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就累計向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發放再貸款資金34.94億元,有效滿足了1596家涉農、小微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而一批10億、20億級的中小企業也借深交所創業板、上交所科創板實行注冊制的東風,成功或即將登陸A股,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注入實體經濟領域,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態勢好
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突破8000億元
近年來,惠州存款規模不斷擴大,總規模超6000億元、7000億元、8000億元所用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專家表示,存款是前期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意味著惠州實體經濟不斷向好,尤其總部經濟在惠州的實體產業數量與質量在增長,兩者互相反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不斷增強。
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惠州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828.5億元,比年初新增592.9億元,增長8.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9.0%,增速居全省第4、珠三角第4。
貸款方面也呈現總體增速高位增長態勢。截至今年9月末,惠州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346.1億元,比年初新增1162.2億元,增長16.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4.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9.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珠三角第2。
值得注意是的,在扶持實體經濟方面,今年1至9月,惠州全市制造業貸款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居全省前列。截至9月末,惠州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達1225.4億元,比年初新增266.0億元,增長27.7%,增速居全省第4;同比增長25.4%,增速居全省第4。
市金融工作局圍繞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對接平臺,加快國家、省、市各項惠企金融政策落地生效。據介紹,今年以來,市金融工作局牽頭指導運營機構加快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啟動落實,推動運營機構與23家銀行開展業務合作,逐步優化運作模式,資金運作效率逐季提升,目前已與16家銀行開展了64筆業務,金額4.55億元,第三季度更是單季增加18790萬元,增幅92.51%。
惠州普惠小微貸款也保持“量增”“面擴”“價降”和“結構優化”。“量增”方面,截至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47.3億元,同比增長44.2%;“面擴”方面,普惠小微授信戶數達6.61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0.66萬戶,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4.59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0.52萬戶;“價降”方面,截至9月末,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利率4.60%,同比小幅上升0.17個百分點,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利率5.09%,同比降低0.33個百分點。
此外,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持續發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強化政策傳導,加大央行低成本資金在惠州的支持力度。今年以來,已累計向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發放再貸款資金34.94億元,有效滿足了1596家涉農、小微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發放零利率的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政策性資金5.48億元,帶動全市銀行機構向39720戶市場主體發放211.68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占全市普惠小微貸款新發放額的28.48%。
前景好
今年以來3家惠企成功登陸A股
今年7月1日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是第16家(含德賽電池)成功登陸A股的惠州企業,也是今年以來的第3家。
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一直高度重視發展利用資本市場工作,不斷加大企業上市的資金激勵及精準培育力度,對成功上市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進入2021年,市金融工作局以開展“上市百企行”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入走訪全市120多家企業,持續強化上市企業培育和上市推動工作力度。今年以來,除格林精密、九聯科技和利元亨3家企業成功在滬深交易所IPO外,惠德瑞鋰電也成功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9月10日,我市企業錦好醫療順利過會,成為北交所成立后第一家精選層過會企業。
(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蔡鋒 官思銘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