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 舞火狗是藍田瑤族鄉的傳統舞蹈。 村民舊時用過的魚簍。 村民用過的水盆,上面刻有詩句與精美的紋路。
右起:駐藍田瑤族鄉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邱歡(左)向記者介紹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內陳列的各類展覽品。 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內展示的舊式電影放映機。 村民用過的麻籃。 村民用過的蓑衣與配套雨具。
下左: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內,陳列著瑤族特色服飾。
下右:展覽館內陳列著許多象征藍田瑤族鄉本土文化的泥塑小人。
位于惠州北部的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是珠三角唯一且廣東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鄉,瑤族文化歷史悠久,絢麗多彩,穴居遺址、“舞火狗”、嘗新節、“織帶仔”等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少數民族的心路歷程。
為確保瑤族傳統文化有序傳承,2021年初,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建成開館,面積有400多平方米,展品100多件,較為系統地展示藍田瑤族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瑤族風情,成為世人了解藍田瑤族發展歷程的重要窗口。
積極傳承和弘揚瑤族優秀傳統文化
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位于藍田瑤族鄉藍田村楊屋村民小組,這里是省級非遺“舞火狗”的主要傳承基地。藍田瑤族的歷史,也要從“舞火狗”說起。
相傳,瑤族的祖先早年在深山密林中生活,過著游獵的生活,狗是得力助手。在遠古年代,峒主幼年喪母,是父親靠擠狗奶養大,為了不忘養育之恩,因此先祖定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要舉辦“舞火狗”民俗活動,以銘記狗是“再生之母”的恩德。
按照藍田瑤民的記憶,他們的先祖是在明朝以前從粵北的瑤寨南遷而來的,這與嶺南瑤族的發展脈絡是吻合的。落擔初期,藍田瑤民傍山挖窯而居或半穴居,自稱“山仔瑤”,并傳承著“峒主爺”譚公崇拜、“舞火狗”等習俗。
藍田村楊屋村民小組近年建設了舞火狗廣場,占地約6000平方米,氣勢恢宏。在廣場中央,是一個圓圓的中心池,名曰“地塘”,每年中秋之夜,藍田瑤民在地塘里堆柴起火,即將成年的少女圍著火堆轉圈,邊唱邊跳,祈求風調雨順、家宅平安、收獲愛情。
近年來,惠州各級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和關心少數民族文化事業,鼓勵傳承和弘揚瑤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藍田“舞火狗”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謀劃建設瑤洞遺址公園,并于2021年在藍田村楊屋村民小組舞火狗廣場旁建設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確保瑤族傳統文化有序傳承。
藍田瑤族鄉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總面積400多平方米,設計新穎,富有特色,融入了飛檐、長鼓、吊腳樓等瑤族文化元素,以紅、灰、藍三色為主調,色彩絢麗,典雅莊重,寓意藍田瑤族文化的絢麗多彩和瑤族人民歷久不衰、堅韌不拔的精神。
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以清晰的歷史脈絡,較為系統地展示藍田瑤族的歷史文化。該展覽館處處彰顯瑤族文化特色,成為了解藍田瑤族鄉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場景畫面等方式展示濃郁瑤族風情
走進展覽館一樓,迎面而來的是一幅“舞火狗”浮雕,左側設有藍田瑤族“穴居遺址”。瑤族“穴居遺址”被當地人稱為“瑤洞”,見證了瑤族“由山腰、山頂間流遷,向地坳、近水處定居過渡”的歷史。藍田曾發現200余座洞穴,2021年,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藍田豬炮兜瑤族穴居遺址,名列其中。
瑤族穴居多在丘陵坡壁處,多呈橢圓形,洞內體積大小不一。觀眾來到藍田瑤族文化展覽館觀看,可以鉆入仿制的洞穴,感受瑤族先民的穴居環境,體會瑤族先民生活之艱辛。
展覽館一樓設有“文物展覽室”,內有展品100多件,有竹籃、犁鏵、稻谷風車、斗笠等農用工具,也有刮刨、木鉆、角尺、墨斗等工具,更有家具、剪刀、推子等生活用品,展示藍田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歷程。這100多件展品,全部征集得來,其中清代展品40余件,異常珍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展品征集的過程中,當地群眾都積極配合,有的群眾還免費捐獻了家里的老物件。
沿著樓梯上至二樓,展覽館的精華在此。二樓展陳內容分為“瑤族歷史”“特色文化”“傳統習俗”“現代藍田”四部分,以豐富的歷史文物、特色展品等實物為主,結合圖文資料、場景畫面、聲光電效果等,展示濃郁的瑤族風情。
尤其是“特色文化”部分,分別展示“舞火狗”、瑤族服飾、“織帶仔”技藝,既有微景觀,也有真物品。“舞火狗”的全部環節,通過微景觀塑造,呈現這個古老習俗進行時的狀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藍田瑤族同胞心靈手巧,瑤族服飾展示有男裝、女裝、頭飾、圍裙等,色彩艷麗,琳瑯滿目,該處還設一臺老式織布機,讓觀眾了解瑤族織布工藝。一旁的“織帶仔”,顏色鮮艷,這是藍田瑤族鄉少數民族同胞結婚時必備的嫁妝,每條帶仔里面有很多寓意美好的圖案花紋,表達家中長輩對兒女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傳統習俗”部分,則重點介紹瑤族人婚嫁、情歌對唱、勞動時的風俗。記者了解到,對狗有天然感情的藍田瑤族同胞,有門前掛“黃狗頭”的習俗。黃狗頭是一種野生植物,外殼附著黃毛。瑤族先人認為懸掛“黃狗頭”能看守門戶鎮惡驅邪。每逢瘟疫流行季節,家家戶戶房門掛上一只用青葛藤系住的“黃狗頭”。古老的習俗,傳遞著瑤族同胞淳樸的民風。
走出這座小而精的展覽館,又見舞火狗廣場,寬闊平坦,長長的朱紅色長廊,古色古香的路燈。展覽館、廣場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成為游客打卡點。它們一起為瑤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一個載體,為藍田瑤族鄉增添新的活力和光彩。
記者侯縣軍 李松權 羅建業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