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索 引 號: 11441300007187648G/2025-00023
分  類: 工業、交通
發布機構: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1-21
名  稱: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  號: 惠府〔2025〕8號
發布日期: 2025-01-26
主 題 詞: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推進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惠府〔2025〕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現將《惠州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1日    


惠州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決策部署,全力提升惠州制造業發展能級,推動我市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持工業企業達產增效

  支持企業“新升規”。對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所轄首次“新升規”工業企業市級獎勵4萬元,對首次“新升規”當年產值超1億元(含)且次年工業增加值正增長的工業企業獎勵4萬元。對各縣(區)當年新投產當年上規納統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對工業增加值年增長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當年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首次達10億元、50億元和100億元的,分別獎勵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

  二、支持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

  對新認定的制造業省級重點實驗室,市級給予100萬元經費配套。對新認定的制造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年度評價結果達優秀、良好等級分別補助50萬元、30萬元。市級對首次進入高企培育庫并獲得市科技局推薦申報的企業和通過國家高企認定的企業給予獎勵。鼓勵企業加強與港澳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對成效較好的優先推薦申報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市級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市級對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新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總額不低于500萬元的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金額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對新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且首次通過運行評價達到合格以上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三、支持企業提質創優

  對新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智能工廠、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或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企業,市級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80萬元、40萬元。對新獲省級工業設計賽事鉆石、金、銀、銅獎(含品牌(企業)獎)的作品,每件市級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和8萬元。對同一企業同一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的,按最高獎勵級別對企業或單位進行一次性獎勵,不重復獎勵。

  四、支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鼓勵工業企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市級每年安排2000萬元大力支持工業企業申報省級、市級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對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所轄企業新購置生產設備總額(不含稅)不低于6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含稅)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對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不低于500萬元且新購置生產設備總額(不含稅)不低于4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含稅)不超過30%進行事后獎勵。

  五、支持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提質煥新

  鼓勵食品、紡織服裝、制鞋箱包、家具、中醫藥制造等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市級每年安排600萬元,支持企業實施新購置生產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金額不少于100萬元的智能化、高端化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支持規模以上企業上云上平臺,按其不超過實際簽訂合同金額50%(含)的比例進行獎勵,單個企業當年享受獎勵資金上限為20萬元。安排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支持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融資項目。

  六、支持創建制造業綠色低碳標桿

  對新獲評省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當量值)以上、工業產值4億元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10%以上且工業增加值正增長的工業企業,給予獎勵20萬元,在此基礎上每下降3個點再獎勵20萬元,最高100萬元。對新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獲得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

  七、支持降低用電成本

  全力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切實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制造業企業用電。為低壓小微企業全面建設外部電力接入工程,無需用戶投資外部電力接入工程。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戶采用低壓接入。加快推進產業園區轉供電改造,2025年底前重點推動我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和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納入省“轉改直”試點示范項目,減少供電層級,降低制造業企業用電成本。嚴控新增轉供電,新建工業園區在源頭上實現供電直接抄表、服務到戶。

  八、支持企業開拓市場

  鼓勵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充分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實現全產業鏈協調推進。支持我市商(協)會組織舉辦有50家以上(含50家)制造業企業參加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且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或作為指導單位的,市級給予主辦方每場2萬元補助。

  九、支持企業引育產業人才

  對新入選國家級、省級重大人才計劃的人才和團隊按上級項目資金同期數、同比例、同類目市級給予1:1配套支持。對牽頭組建且獲評省級產業創新人才聯盟(集聚中心)、區域人才集聚平臺的單位,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將企業入選國家級、省級重大人才計劃情況列入市級技改資金項目評審、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和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等評審、評價評分體系的加分項(最高加10分);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獎補資金與人才引進培育成效掛鉤,對擁有入選國家人才計劃人員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入庫。

  十、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高效、惠企政務服務。支持保障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項目,降低制造業企業用地、用能、融資等成本。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新增制造業貸款占全市新增貸款比重超50%,提升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建立重點制造業項目投融資對接機制,協調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支持,優化金融服務。支持本地上市企業財務公司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服務。鼓勵轄區內融資擔保機構合理降低擔保費率。

  鼓勵各縣(區)依據本政策制定相應配套政策,形成市、縣(區)政策聯動。本措施涉及的具體獎補事項,以當年度申報指南或通知為準,市級所需資金原則上在市制造業當家、科技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解決。企業如同時符合省、市其他政策同類優惠條件的,除有明確規定外,優惠措施按照從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本措施獎補資金,除第一條“支持工業企業達產增效”中當年新投產當年上規納統工業企業、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兩項政策按市、縣(區)現行財政體制收入分成比例分級承擔外,其他條款由市財政安排。本措施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附件:政策內容工作分工


附件

政策內容工作分工

序號

政策內容

責任單位

一、支持工業企業達產增效

1.支持企業“新升規”。對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所轄首次“新升規”工業企業市級獎勵4萬元,對首次“新升規”當年產值超1億元(含)且次年工業增加值正增長的工業企業獎勵4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含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下同)

2.對各縣(區)當年新投產當年上規納統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對工業增加值年增長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當年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首次達10億元、50億元和100億元的,分別獎勵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支持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

4.對新認定的制造業省級重點實驗室,市級給予100萬元經費配套。

市科技局、財政局

5.對新認定的制造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年度評價結果達優秀、良好等級分別補助50萬元、30萬元。

市科技局、財政局

6.對首次進入高企培育庫并獲得市科技局推薦申報的企業和通過國家高企認定的企業給予獎勵。

市科技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7.鼓勵企業加強與港澳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對成效較好的優先推薦申報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

市科技局

8.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市級給予一次性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9.對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新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總額不低于500萬元的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金額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0.對新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且首次通過運行評價達到合格以上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三、支持企業提質創優 

11.對新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智能工廠、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2.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或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企業,市級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80萬元、4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3.對新獲省級工業設計賽事鉆石、金、銀、銅獎(含品牌(企業)獎)的作品,每件市級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和8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四、支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14.鼓勵工業企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市級每年安排2000萬元大力支持工業企業申報省、市級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對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所轄企業新購置生產設備總額(不含稅)不低于6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含稅)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對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不低于500萬元且新購置生產設備總額(不含稅)不低于4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含稅)不超過30%進行事后獎勵。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五、支持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提質煥新

15.鼓勵食品、紡織服裝、制鞋箱包、家具、中醫藥制造等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市級每年安排600萬元,支持企業實施新購置生產設備(含配套軟件,不含稅)金額不少于100萬元的智能化、高端化技術改造項目,按其新購置設備額不超過20%進行事后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支持規模以上企業上云上平臺,按其不超過實際簽訂合同金額50%(含)的比例進行獎勵,單個企業當年享受獎勵資金上限為20萬元。安排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支持優勢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融資項目。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六、支持創建制造業綠色低碳標桿

16.對新獲評省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7.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當量值)以上、工業產值4億元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10%以上且工業增加值正增長的工業企業,給予獎勵20萬元,在此基礎上每下降3個點再獎勵20萬元,最高10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8.對新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新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19.對獲得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稱號的企業,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七、支持降低用電成本

20.全力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切實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制造業企業用電。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惠州供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1.為低壓小微企業全面建設外部電力接入工程,無需用戶投資外部電力接入工程。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戶采用低壓接入。

惠州供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2.加快推進產業園區轉供電改造,2025年底前重點推動我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和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納入省“轉改直”試點示范項目,減少供電層級,降低制造業企業用電成本。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惠州供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3.嚴控新增轉供電,新建工業園區在源頭上實現供電直接抄表、服務到戶。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惠州供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八、支持企業開拓市場

24.鼓勵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充分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實現全產業鏈協調推進。支持我市商(協)會組織舉辦有50家以上(含50家)制造業企業參加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且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或作為指導單位的,市級給予主辦方每場2萬元補助。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九、支持企業引育產業人才

25.對新入選國家級、省級重大人才計劃的人才和團隊按上級項目資金同期數、同比例、同類目市級給予1:1配套支持。

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26.對牽頭組建且獲評省級產業創新人才聯盟(集聚中心)、區域人才集聚平臺的單位,市級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

27.將企業入選國家級、省級重大人才計劃情況列入市級技改資金項目評審、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和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等評審、評價評分體系的加分項(最高加10分)。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8.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獎補資金與人才引進培育成效掛鉤,對擁有入選國家人才計劃人員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入庫。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十、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29.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高效、惠企政務服務。支持保障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項目,降低制造業企業用地、用能、融資等成本。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局、科技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能源和重點項目局,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供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0.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新增制造業貸款占全市新增貸款比重超50%,提升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建立重點制造業項目投融資對接機制,協調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支持,優化金融服務。

市政府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國家金融監督總局惠州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1.支持本地上市企業財務公司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服務。鼓勵轄區內融資擔保機構合理降低擔保費率。

市政府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注:責任單位欄中有兩個及以上單位的,加黑的為牽頭單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香蕉97碰碰视频免费| 深夜影院一级毛片|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美女下部隐私免费直播| 欧美日韩综合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短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九九视频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99热这里有精品|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一个人晚上在线观看的免费视频| 琪琪色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国产羞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狼人总合狼人综合|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日韩高清第一页| 国产片91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