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我市主動出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補貼政策、積極落實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多措并舉減輕企業負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向陽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10萬家企業享受到社保減免政策,減負超過10億元。
企業口中的"給力政策"是我市人社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而出臺的補貼政策。除了上述補貼,我市還對生產疫情防控急需物資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的,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同時,積極鼓勵企業開展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并給予相應補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向陽:疫情期間,企業不可能開展大規模的培訓,我們鼓勵企業開展線上技能培訓,需要什么樣的工種,技術工還是普工,有針對性地進行線上崗前培訓?,F在全市的培訓量比較大,目前有100多家企業申請培訓,達到3.5萬多人。
在出臺補貼政策的同時,市人社部門積極落實國家政策,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包括對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收2月至6月共5個月的單位繳費;對大型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減半征收2月至4月共3個月的單位繳費等政策。
而且,為方便企業,符合減免條件的單位可以免填單、免申請,在申報繳費環節自動享受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這讓不少企業贊不絕口。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監張秀瓊:對于這種模式我們企業覺得非常便捷,不需要企業到現場去排隊登記,相反,人社系統已經幫我們算好了,在原本繳費金額基礎上實施返還。這也是幫助企業分擔,減少支出的一個措施。
據統計,今年2月至3月,全市共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約10.95億元。受惠企業約10.1萬戶,其中,大型企業約2100戶,中小微企業約9.8萬戶。
不過,有參保職工擔心,社保費的減免會影響到個人的待遇收入。對此,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局長何承紅回應: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是計入統籌基金的,那么單位繳費部分減免不會影響個人待遇的計算辦法。以養老保險為例,因為還有個人繳費部分,參保人的個人賬戶和繳費年限都全部計入正常應繳的范圍,當成正常繳費。所以參保人退休以后待遇不會受到影響。
市人社部門表示,將繼續加大復工復產補貼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力度,通過大數據比對主動對接企業,實現精準發放。
記者卓暎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