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之首,今年4月1號起,我市為全市戶籍人口及在惠州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提供免費健康體檢,開全省先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嚴戈科上午做客我臺《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時透露,截止7月20號,我市已為約56萬人進行了免費體檢。
惠州市戶籍人口及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即全市常住人口都是免費健康體檢的對象。劃分為0-6周歲、7-17周歲、18-34周歲、35-64周歲、65周歲以上5個年齡組。其中,0-6周歲及65周歲以上人群每年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參與免費體檢;7-64周歲在2018-2020年試行期間享受一次免費體檢。截止7月20號,全市共體檢約56.01萬人。
嚴戈科表示,通過健康體檢,建立健全個人健康檔案,全面掌握群眾健康狀況。截止7月20號,通過全民體檢,新建居民健康檔案將近13萬份,完善居民健康檔案14萬份,新簽約家庭醫生人數近17萬人,新增糖尿病、高血壓等基本公衛重點管理人群4.2萬多人。嚴戈科:在這個健康體檢的基礎上,我們對整個人群建立健康檔案,然后分門別類的進行健康管理和服務,分成一般人群、重點人群、特殊人群進行管理,重點人群就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我們實行重點管理,家庭醫生跟我們的團隊上門跟蹤服務。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何解決,嚴戈科表示,我市采取了取消藥品加成、規范醫療服務流程、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式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去年以來,我市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全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了15%的藥品加成。也就是說,患者在公立醫院購買的藥品價格就是醫院的進貨價。
為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我市還通過規范醫療服務流程,優化診療流程、開展日間手術等方式,縮短平均住院日,控制公立醫院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在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方面,落實處方點評制度,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等業務收入掛鉤。
我市還積極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在總額控制下,系統推進按病種、按人頭、按床日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嚴戈科:以前是比較單一的付費方式,原來是按照項目來付費,你是什么病,是什么項目。現在不是這樣的,是按照病種,按照單病種,按照人頭付費,包括我們講的臨床路徑是非常明確的,等等這種綜合方式來降低老百姓的看病負擔。據統計,2017年群眾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占大概74%左右,報銷比例位居全省前列,自付比例下降至26.2%。
記者楊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