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我經營了一家沙縣小吃,聽說廣東省近期出來了一個有關小餐飲的規定,想咨詢一下對沙縣小吃這樣的小店會有什么影響。
答:尊敬的陳先生:
您好!您的來電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您反映的應該是,2017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小餐飲監督管理的暫行辦法》。此法的實施,簡化了審批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小餐飲經營者許可證的申辦。我們也在積極推進《辦法》的實施,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優化審批流程,實行承諾制度。對符合小餐飲規定條件的,并提供相應申辦材料,即可簽署《申請人承諾書》,書面承諾符合登記條件并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許可機關可以當場或當天發放登記證。申請人即可以開展經營活動。需要現場核查的,由后續監管部門結合日常檢查或巡查,組織相關現場核查工作。如在現場檢查或經投訴舉報核實,發現情況虛假,發證部門依法撤銷行政許可,申請人承擔由于主觀造假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和相應的法律責任,自愿接受事先承諾的處罰。"申請人承諾制"的實施,很大程度縮短了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提升行政效率,保障經營者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據統計,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小餐飲監督管理的暫行辦法》實施以來,我市已有300多家小餐飲通過實行承諾制獲證。
二是確定小餐飲食品安全要求,引導小餐飲規范經營。根據小餐飲經營狀況,調整簡化了小餐飲生產布局流程、設備設施和經營規范要求,明確小餐飲在食品安全事故處理中的作用、廢棄物處置原則等工作。在保障小餐飲食品安全前提下,適當減輕小餐飲經營壓力。
三是明確監管職責,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通過設定日常監督、抽樣檢驗、誠信分類分級管理等制度,將基層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在小餐飲事中事后的監督管理中,確保食品安全。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推進小餐飲承諾制的實施,逐步建立起涵蓋許可準入到事中事后監管全過程的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體系,為提升小餐飲食品安全水平,服務民生提供保障。
(問題2):有無針對午托機構的標準和檢查?如何保障午托機構的食品安全?
答:尊敬的李先生:
您好!您的來電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家庭家長不能與孩子作息時間同步,許多學生的吃飯、休息、看管、課外教育等問題就成了許多父母的心病,特別是學生放學后、家長下班前,中間的這一時間段,孩子由誰來照管?由此催生了一個巨大的課外教育市場--學生托管,并且迅速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興"行業"。托管服務幫助家長無暇接送、照顧孩子的實際困難,但同時又存在很多隱患問題。
校外托管機構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其服務內容包括人身安全、托管規范、消防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問題,我局主要針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一是依法許可。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校外托管機構進行許可受理,并對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機構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食品安全量化提升等工作。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2家校外托管機構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二是強化監管。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工作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檢查。我局把校外托管機構食品安全等同于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來抓,有針對性的對校外托管機構進行專項整治,并對部分違規行為依法予以行政處罰。近年來,我市未發生校外托管機構食物中毒情況。
接下來,我們將在探索托管機構規范管理方面下功夫,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配合相關部門出臺符合惠州實際的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規定。
(問題3):為什么有些藥店不賣抗生素?如果要購買抗生素要通過什么渠道?
答:尊敬的劉先生:
您好!您的來電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一、藥店需按《藥品經營許可證》上載明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少部分藥店因未能配備符合要求的藥學技術人員而不具有處方藥經營范圍,而絕大部分抗生素屬于處方藥,故部分藥店不經營抗生素類藥品。
二、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施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05〕409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零售企業處方藥銷售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粵食藥監辦藥通〔2016〕420號)等相關規定,抗生素類藥品(有非處方藥OTC標識的除外)屬于必須憑醫師處方方可銷售的藥品,到藥店購買該類藥品時,由消費者出具醫師處方,經藥店的藥師審核、登記后就能購買。另外,隨著網絡醫院的興起,我市部分藥店通過計算機系統與經合法批準的網絡醫院聯網開展網絡問診,再憑網絡處方在藥店購買處方藥也是可行的。
(問題4):美容院推薦的產品如何才能查詢質量是否合格?
答:尊敬的張女士:
您好!您的來電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消費者在選購使用化妝品時,應檢查產品包裝或標簽標識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有效期,產品有無生產許可證編號、有無質量合格標記,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化妝品有無批準文號或備案號等。同時注意化妝品標簽標識中的用途、使用方法、保存條件、使用期限和可能引起不良反應表述等。化妝品不應標注適應癥,不得宣稱療效和使用醫療術語。消費者可登錄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 "數據查詢"欄目進行查詢、確認產品的信息。
(問題5):土榨花生油的安全問題?
答:尊敬的王先生:
您好!您的來電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土榨花生油的加工和食用在我市具有長久的歷史,但也因食品小作坊生產規模小、加工工藝簡單等原因,土榨花生油不合格率相對較高。以《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的實施為契機,近年來,我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為保障土榨花生油的安全著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摸底排查,整治規范。排查摸清我市土榨花生油小作坊底數,具備整改條件的,予以規范提高,辦理《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不符合條件又難以整改的,堅決取締。截至目前,我市經整治規范并取得小作坊登記證的土榨花生油小作坊共132家。
二是加強抽驗,從嚴查處。加大對小作坊土榨花生油的抽驗頻次,一旦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土榨花生油,將從嚴處罰,直至取締。近年來,全市共查處抽檢不合格的食用植物油加工小作坊超過110家次,取締不符合條件的小作坊8家。
三是加強巡查,終端管控。加強對食品流通市場和餐飲環節的巡查,限制餐飲企業、學校飯堂、工廠食堂等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土榨花生油;限制商場、超市等流通環節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土榨花生油。
四是加大宣傳,凝聚共識。加大食用油安全科普力度,與公眾開展各種形式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增進社會對土榨花生油的科學認知,逐步減少對土榨花生油的"偏好"。我們鼓勵廣大群眾到商場、超市購買有具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植物油。
(問題6):因為工作原因經常需要網上訂餐,可是看過很多關于做外賣的店臟亂差的新聞,在網上訂餐到底安不安全呀?
答:尊敬的網友"張三瘋":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訂餐服務應運而生,并迅速壯大發展,"互聯網+餐飲"這個新興的業態在為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快捷、享受、時尚等正面變化的同時,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局也將網絡訂餐食品安全作為重點監管領域,積極開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2017年,我局于5月23日和11月24日,兩次約談了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么三大網絡訂餐平臺。要求各網絡訂餐平臺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廣東食品安全條例》、《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網絡食品監督的管理辦法》的規定,逐項開展自查,對已入網餐飲單位的信息要重新進行審查,對前期未經資質審查的,應暫停其入網經營,待資質完善并通過審查后再允許其入網經營;對許可證過期的,要及時予以更新;對一直不辦理合法資質的入網餐飲單位,應對其做出強制下線處理,并及時將存在的問題向餐飲單位所在縣(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據統計,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3家訂餐平臺主動下線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達1000多家。
同時,我局組織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開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轄區的學校周邊、中央商務區、城中村等為重點區域,以中小型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等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對象,進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重點檢查餐飲服務單位是否持有有效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是否在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真實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含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等信息;網上公示許可證與實際許可證是否一致;經營地址、項目等信息與實體店是否一致;經營場所衛生狀況、加工操作過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購、餐飲具消毒、食品用包裝材料、食品配送環節等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等。我局執法人員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餐飲單位進行整改,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依法予以查處。共出動執法人員1048人次,檢查網絡訂餐服務單位2148家次,立案查處7宗,責令整改66家,發出《監督意見書》340份,引導辦證35家。
通過大半年時間的整治,我市網絡訂餐發展整體平穩向好,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下來我們還將嚴抓嚴管,確保網絡訂餐食品安全。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或發現網絡訂餐經營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請及時撥打"12345"或"12331"投訴電話進行舉報投訴,我局將組織執法人員進行核實、查處。
(問題7):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擔心呀,我家小孩放學經常嚷著在校門口的流動小攤販那里買吃的,那些吃的看著就讓人不放心,小孩子卻特別喜歡,能不能清一下?
答:尊敬的網友"我是路人甲":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食品流動小攤小販問題非我局職能監管范圍。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負責轄區食品攤販執法工作;建議將此類問題向市城市管理執法局進行咨詢或投訴。
(問題8):惠州食藥監局18年是否會像深圳食藥監學習,搞一些線上線下的食藥品安全信息發布,以及講座等類似的一些拉近百姓距離的活動?
答:尊敬的網友"阿媽的仔":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我局近幾年領導高度重視,全面組織開展各項宣傳工作。
一、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發布
一方面通過媒體發布政府信息。在惠州電視臺《惠州新聞》欄目、惠州日報要聞版和南方都市報、惠州電臺開通"食藥監在行動"專欄,利用新聞媒體傳統方式及網絡方式雙渠道同時發布的特點,借助其主動推送、傳播面廣、轉發面寬、受眾面廣等優勢,定期或不定期發布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信息,如食品抽檢信息、熱點回應、飛行檢查、典型案件曝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及曝光、普法科普宣傳等有關信息。2017年通過新聞媒體發布信息約130次。
另一方面,我局重視運用新媒體,擴大宣傳。扎實推進藥品安全科普宣傳工作,在官方網站"公示公告"、"惠民服務"、"食品藥品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發布抽檢信息、檢查信息、普法知識、食品藥品消費知識、消費警示信息;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惠州食藥監"公眾號結合各項監管工作發布抽檢信息、監管信息、普法知識和科普知識,力求內容權威、編輯新穎、每周更新,充實知識量,擴大觀眾面。通過廣泛宣傳,普及法律、科普和安全知識,消除謠言和誤解,提高系統工作人員和公眾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產品監管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普及消費知識,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二、精心組織各項宣傳活動
每年精心組織"食品安全宣傳周"、"食藥科普進基層活動月"和"安全用藥宣傳月"活動;舉辦"農產品快檢"、"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科普基地體驗"、"餐飲業食品安全質量提升交流會"、"保健食品宣傳"、"化妝品宣傳"、"進基層活動宣傳"、"校園食品安全大講堂"和"安全用藥宣傳"等活動,普及食品藥品法律意識和安全知識。在《惠州日報》、《東江時報》等傳統媒體和西子湖畔網站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宣傳咨詢活動、食品藥品安全教育課堂等活動,以懸掛橫幅、設立展板、張貼海報、鑒別假藥、現場咨詢、派發宣傳材料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
三、積極開展"你點我檢"活動
市場食品快檢體系建設是我市重大民生實事之一。2015年10月正式啟動實施以來,對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量大的生鮮蔬菜、水果、生鮮肉類、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進行"快篩快檢",并及時公示快檢信息及不合格農產品處置方式。2017年全市選取100家農貿市場作為省級快檢點,完成快檢294940批次;全市選取110家農貿市場作為市級快檢點,完成快檢10萬批次,縣(區)也組織對超市進行快檢。
為深入推進民生實事實施,加強普法和科普宣傳,從2017年11月開始,我市各縣區陸續開展了"你點我檢"免費快檢活動,如果消費者懷疑購買的食用農產品有問題,在能夠檢測的項目范圍內,根據消費者的需要免費檢測。各縣(區)分別選定市場定期接受市民送檢,截止至12月底共接受市場送檢1760批次,受到市民群眾廣泛贊賞。
四、打擊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
我局開展"2017年保健食品非法會議營銷專項治理行動"和"南粵護老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搭建社會共治平臺,為老年群眾營造放心安全的保健食品消費環境。全市各級監管部門以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的方式,出動執法人員2000多人次,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76家次,經營企業1073家次,檢查場地提供單位142家次;立案查處部分企業;組織30家相關重點企業開展自查自糾,落實召回問題產品、修改產品標簽標識等整改措施。全市共建立保健食品科普宣傳進社區示范點7個,開展科普宣傳進社區活動13次,舉辦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知識講座8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4500份,在主流媒體(含網站、公眾號)宣傳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知識8次,組織約談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101家。
通過開展食品、保健食品專項整治、科普宣傳和約談活動,幫助群眾提高了對食品、保健食品知識的認知水平,并有效形成打擊食品、保健食品營銷中的非法經營、非法宣傳、經濟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2018年我局將根據監管形勢和群眾的需求,不斷加強宣傳工作,加強線上線下的食藥品安全信息發布,深入校園、社區開展講座宣傳等措施,進一步強化宣傳效果。
(問題9):局長你好啊我在江北三新市場這邊買菜,好幾次買的雞都是有味道變質的,買菜也沒有票據保留,投訴也沒人處理,聽說都是在附件偷偷殺的雞拿來賣的,不是說生鮮上市質量保證了嗎,現在還不如以前那種現場殺來賣的,想問問是不是你們管的還是哪個部門管的,我就想問問索證索票來源有保證了嗎?還有三新市場那些熟食檔,燒鴨鹵水什么的,又是哪里進的貨來賣?是不是在黑作坊胡亂加工的?質量可靠嗎?
答:尊敬的網友劉先生: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已收悉。感謝您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您反映的情況,現回復如下:
我局一直將農貿市場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在市委市政府及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導下采取多項措施保障市民買到放心食品。一是通過加強對農貿市場開辦方的教育培訓,強化主體責任意識,依法依規對進入市場的經營者的資質及產品質量進行審核,從市場準入及實時管理的角度督促經營戶落實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保證食品來源正規合法、經營衛生規范。在日常監督管理中重點檢查熟食品經營者進貨渠道是否正規,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齊全、有效,個人衛生是否達到要求,直接接觸熟食品的從業人員是否穿戴工作帽和口罩,操作前是否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熟食品是否符合規定的存放條件,操作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等,以及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二是通過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市各大集貿市場的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進行快檢監測,對檢測不合格的產品進行下架銷毀并公示,以此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市民的辨別能力,也對經營者進行了持續的警示。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廣東省家禽經營管理辦法》,從2015年10月開始,我市在惠城區的中心區劃定了活禽經營限制區,限制區內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從前期的工作來看,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的地區和未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的地區相比,能更有效的降低了限制區內人感染H7N9等流感發病的風險,改善家禽經營市場環境衛生和消費環境,對人感染H7N9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和促進家禽產業轉型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局還通過張貼發放食品監管、鑒別知識、專項整治等宣傳海報及手冊來積極營造守法經營的氛圍;對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建立食品生產經營分類分級管理制度,依托食品安全示范單位評比以及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查處等措施構建誠信體系之基礎,運用"黑名單"制度踐行多部門對嚴重失信者的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