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曾洪梅做客FM100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推廣良種良法良機,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主題與聽眾交流。曾洪梅表示,今年將圍繞“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育精勤農民”3項重點任務,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機,為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作出貢獻。
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
“在發展精細農業方面,我們將把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能。”曾洪梅介紹,惠州是我省糧食主產區之一,去年水稻種植面積達130萬畝。今年將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做優糧食產業,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引進推廣19香、超級稻Y兩優305等優新品種及配套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耕地質量提升技術,加快推廣精量穴直播及無人機撒播等水稻機播技術,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和馬鈴薯、甜玉米、花生等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指導發展糧食加工產業。
同時,做大做強蔬菜、南藥、茶葉、水果、花卉等特色優勢產業。在保護利用好仙婆果荔枝、福田菜心、南昆山毛茶等地方品種資源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優新品種引進力度,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推廣應用標準化生產、柑橘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等先進適用技術,開展水果凍干、茶葉烘培、花卉烘干等初加工技術指導服務,助力打造一批“惠字號”知名品牌。
“這些年,我們因地制宜在各地建立了相應的產業示范基地,引進示范種植崗梅、三叉苦等南藥新品種,示范推廣高位嫁接技術對荔枝品種進行改良等。通過基地建設,把全省乃至全國的優新品種和最新技術在基地集中展示,各地農技人員、種植大戶以及周邊農戶可以到基地看到效果,選擇引進相應的品種和技術。”曾洪梅說。
堅持綠色農業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
在建設精美農村方面,堅持綠色農業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加大綠色生態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推廣力度,以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生產清潔化帶動人居環境綠化美化。
曾洪梅提出,要推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引進推廣生態控制、“四誘”等綠色防控技術和生物農藥,加快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科學施肥技術和農田節水技術、新型高效肥料,培育壯大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持續推動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目前全市已建立12個綠色防控與美麗田園景觀融合示范基地,效果非常好。”曾洪梅說,接下來將繼續推動示范基地建設,利用田邊田埂、果園空地等推廣種植油菜花、格桑花、金光菊等顯花蜜源植物,減少農作物病蟲源。
另外,在培育精勤農民方面,通過創新分類培訓機制,建立實訓基地和培訓師資庫,以農業創業青年、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骨干、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返鄉創業人員等為主要對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壯大鄉村人才隊伍。 (記者陳春惠 通訊員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