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4月,惠州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37億元;8萬多戶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繳納增值稅;個稅減稅面達到100%,改革紅利充分釋放……”7月1日上午,國家稅務總局惠州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劉劍做客《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以“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
減稅降費
99%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繳增值稅
“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是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的主題,也是今年稅務系統貫穿全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劉劍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
“惠州全面落實這一系列優惠政策,今年1~4月,惠州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37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近24億元,占減稅降費總數比例超60%。”劉劍在節目中介紹。
在減稅降費政策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中小企業”是高頻詞。在延緩繳納所得稅方面,對于小型微利企業,從今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應交的企業所得稅,在今年剩余申報期,可以只申報暫不繳稅,應交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也就是明年1月份一并繳納。
對于個體工商戶,同樣也是在剩余申報期,按規定辦理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后,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個人所得稅,應交的個人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并繳納。其中,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申報的,在此期間暫不扣劃個人所得稅,延遲至明年首個申報期內一并劃繳。無論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都可享受延緩繳納政策。
除了延緩繳納所得稅外,還有不少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措施。包括自今年3月1日至年底,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減按1%;今年3月份,根據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和受疫情影響情況,調減了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的核定經營額和應納稅額,調減后,全市99%以上、共計8萬多戶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于繳納增值稅。
此外,對于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
個稅改革
個稅需補稅的應盡快申報及繳款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首次年度匯算期在前兩天結束。在交流中,劉劍還透露,個稅改革在我市推行一年多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工薪階層成為受益最大、降負最明顯的群體,全市所有工薪階層納稅人都獲得不同程度減稅,減稅面達到100%,改革紅利充分釋放。
從申報情況來看,全市個稅年度匯算“非接觸式”辦稅比例達到99.9%,其中個稅APP“掌上辦”成為納稅人首選,占比達到99.8%。不少納稅人通過申報專項附加扣除、公益慈善捐贈等獲得退稅,個稅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雖然今年的個稅年度匯算辦理時間已截止,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市民年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補稅金額超過400元以上,未依法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可能會加收滯納金和面臨稅務行政處罰,還會影響個人納稅信用。因此,如果是屬于應補稅申報的,到現在還沒有申報,或者申報了目前還沒有繳款的,市民應盡快完成申報及繳款手續。
便捷辦稅
部分銀行柜員機可自助辦稅
為了優化辦稅繳費服務、持續改善稅收營商環境,市稅務局大力拓展了非接觸式辦稅渠道和功能,共推出22項非接觸式辦稅新舉措,提升了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的辦稅便利度。
一是常用業務網上快速辦。發布“全程網上辦”244項清單,推進辦稅費事項“一次不用跑”改革,試點推行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服務等,全面推行“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手機APP、“粵稅通”小程序等線上渠道即可輕松辦理大部分日常辦稅繳費事項。
二是自助業務銀行就近辦。在建行全市75個網點以及工行轄內全部網點218臺智能柜員機、112臺回單打印機上線銀稅互聯自助辦稅業務,將自助辦稅功能部署到銀行智能自助設備,涵蓋納稅人最常辦理的證明辦理、社保費業務、信息查詢三大業務類別共28項功能,充分發揮銀行網點數量多、覆蓋面廣等優勢,讓納稅人、繳費人“就近辦”“少跑動”。
三是疑難業務遠程指導辦。在全市啟用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系統,通過與電子稅務局無縫對接“線上復刻”實體辦稅服務廳,由稅務人員遠程為納稅人提供“面對面”線上交流和“零接觸”業務辦理。
四是特殊業務預約兜底辦。在今年推行“全預約”辦稅服務,納稅人和繳費人只需通過“惠州稅務”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審核通過后就可以到現場實名辦理。與此同時,在全市辦稅服務廳從嚴落實12類199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內容,并配套推行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不動產交易“一窗通辦”等一攬子便民服務舉措,切實打通服務納稅人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黃岸媚 通訊員惠瑞軒 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