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惠州市民政局局長劉巧慧做客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圍繞“發揮民政職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
全市民政系統零疫情
疫情面前,如何做好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
劉巧慧介紹,疫情發生后,市民政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疫情防控組、物資保障組、宣傳信息組、社會維穩組4個工作組,壓實責任,嚴格按照養老服務、流浪救助、兒童福利、殯葬服務、婚姻服務、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等民政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民政系統包括民政服務機構和人員等,未報告發現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確保零疫情。
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標準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最后一年,劉巧慧說:“為確?!档脺省?,我們將建立市、縣扶貧部門和民政部門數據比對機制,在實時更新的基礎上,逐戶摸排核查,形成兜底保障對象臺賬,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br/> 劉巧慧表示,為確保“兜得住”“兜得牢”,今年將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標準,按照不低于省定標準制定出臺我市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并落實補發工作;根據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確保困難群眾生活穩定。同時,完善社會救助相關制度,出臺和實施好《惠州市城鎮低收入家庭救助暫行辦法》,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臨時救助力度,著力防范脫貧群眾返貧。
今年力爭新增500社工專業人才
去年市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職能,立足打造社區治理平臺和抓手,推動實施了“惠民空間”城市老舊社區微改造項目,在橋西街道麥地社區麥迪新村和橋東街道新建社區南面小區,打造了“一大一小”2個示范點,并引入專業社工開展“三社聯動”服務,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劉巧慧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接下來市民政局將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思路,在全市范圍推進“惠民空間”老舊社區微改造,今年全市將完成42個老舊小區微改造目標,其中惠城區30個,其他縣(區)參照市里的做法各打造“一大一小”2個示范點。每完成一個微改造項目都配套建立完善黨建引領下的“三社聯動”工作機制,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力爭三年內、到2022年底前高質量完成全市所有符合條件、有需要的老舊社區的微改造。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為“三社聯動”提供人才支撐,今年市民政局還將大力培養高層次和一線實務人才,組織開展社會工作專業、實務專題培訓不少于30場次,繼續實施社工專業學生成長計劃,力爭社工專業人才總量年新增500名。(記者駱國紅 通訊員蔡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