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采取非常手段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昨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大義做客惠州電臺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直播室,就“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護航惠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與市民進行交流,并解答廣大聽眾提出的問題。
今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要達到77.8%
據介紹,我市共有8個縣級以上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東江干流(惠州段)、增江、西枝江、公莊河水質穩定保持優良;主要湖庫水質達到水質功能目標;近岸海域海水整體水質狀況優。我市共有6條入海河流,目前南邊灶河、巖前河、柏崗河、霞涌河等4條水質為Ⅱ類~Ⅲ類,水質達到水質功能目標;淡澳河、吉隆河水質為劣Ⅴ類,水質較差,沒有達到水質功能目標。
“水污染防治是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當務之急。”李大義說,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將水污染防治工作作為全局性、戰略性重要工作,特別是今年以來加大統籌、問責和督導力度,先后發布了1個命令3個方案,出臺了環保責任考核獎懲制度,采取非常手段鐵腕治污,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李大義說,我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有4個: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達標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77.8%,即9個國考、省考斷面中7個達到或優于Ⅲ類。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為0,即全面消除劣Ⅴ類國考、省考斷面;七大水系108條支流中80%河涌消除Ⅴ類。全市27條黑臭水體25條要消除黑臭,達到“初見成效”目標;6條入海河流5條水質要達到Ⅴ類以上。
“惠州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惠州的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李大義說,我市把2019年作為“剿滅劣Ⅴ類河涌攻堅年”,以剿滅直排七大水系劣Ⅴ類河涌為主攻方向,以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為目標,全面打響剿滅劣Ⅴ類河涌水質大會戰、重點流域(海域)污染治理大會戰、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大會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大會戰、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大會戰、工業污染治理大會戰六大標志性戰役,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水污染防治工作順利推進,我市以水質達標為核心,制訂出臺各級河長考核方案,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領導和部門的治水責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最嚴的措施,堅決關閉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端落后的污染企業,降低污染負荷,騰出環境容量。關停污染企業要做到“三不怕”:不怕GDP降了、不怕稅收少了、不怕就業率低了。同時,實行最嚴格的問責制,將治水年度任務與地方黨政領導提拔任用掛鉤。
“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了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落實。”李大義說,今年以來,沙河13條劣Ⅴ類支流有7條動工整治,淡水河16條支流有12條動工整治,潼湖水7條支流全部動工整治;淡水污水處理廠已通水運行,12座新建、續建、重建污水處理廠已有7座動工,40座提標升級污水處理廠已動工30座,應新建污水管網652公里,已建成152公里,其他重點工作也在加快推進;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472家。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