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惠州啟動香港“跨境通辦”服務,70項政務服務可一站式辦理。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地方經濟持續發展活力之源。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提升營商環境,完善各項配套進一步吸引人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府辦事效率”“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在市兩會上,代表委員積極為惠州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各類經營主體健康蓬勃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治理創新
學習借鑒浙江經驗優化營商環境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好企業服務“直通車”,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市政協委員,大亞灣慧灣科技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大亞灣新階聯會長許可表示,浙江作為全國營商環境標桿省份,其優勢不僅體現在政策層面,更植根于獨特的商業文化基因與治理創新,浙江將“無為而治”的傳統智慧轉化為現代治理優勢,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碼”等數字化工具,實現政策供給與企業需求的動態匹配,構建了親清政商關系的制度化通道,還有工商聯“親清直通車”平臺、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等,雙向賦能使政策精準度持續提升。
許可說,浙江的經驗證明,優化營商環境不能止步于政策修訂,更需要培育“政府引導而不主導、市場活躍而不無序、文化傳承而不守舊”的生態系統,這種政府與市場“共舞”、傳統與現代共生的治理哲學,是其持續領跑的關鍵密碼,惠州可學習借鑒浙江經驗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同時完善各項配套,進一步吸引人才,提升全市人才密度。
關鍵詞:效率提升
推進“惠民速辦”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深度求索)的名字一下子火爆‘出圈’,給我們帶來很多新啟示。”市人大代表、博羅縣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股股長葉苑婷建議,加快人工智能在政務服務領域的部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強大的算力、數據分析能力等,進一步提升政府辦事效率。同時要加強現有干部隊伍在信息識別、評估和利用等方面的培訓,引進一批AI訓練師、數據分析師,以適應新時代要求。扎實推進“惠民速辦”服務體系建設,充分與基層實際操作人員溝通,保障調度平臺順利與地方對接。
“我們去基層調研走訪時,聽到不少群眾和企業說,希望政府提高效率,加快辦事速度。”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委員、廣東仁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文革建議,政府機關要加強與群眾、企業聯動,多傾聽群眾呼聲,把準群眾脈搏,用心用情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問題。壓實責任,著力提高辦事效率,并適時引入評價和監督機制。
關鍵詞:企業服務
“一企一策”幫扶企業發展
“近年來,惠州涌現出一批在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本土企業,他們紛紛鉚足干勁向上市奮進,但部分企業卻因為上市綠色通道等政策,在發展壯大的關鍵節點外流到其他地市。”市人大代表、建設銀行博羅支行客戶經理曾小芬建議,建立重點企業庫,將發展潛力大、前景好的中型企業納入動態監測,制定“一企一策”幫扶措施,為企業提供上市輔導等服務,支持企業在惠州深耕發展。
“當前市場經濟錯綜復雜,企業融資問題主要來源于與銀行授信條件信息不對稱,導致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處于被動。”市人大代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惠州分行消費信貸部總經理劉奕華建議,金融機構與政府合力形成多層次支持體系,共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助力地方經濟增長。他認為,政府可通過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擔保基金,分擔銀行貸款風險,鼓勵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完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為銀行提供更全面的企業信息,建立政府、銀行、擔保機構等多方合作機制,共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惠州有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30多個,這些購物中心里的經營主體有1萬多家,其中不少是個體工商戶。這些經營主體雖不是很大的經濟體,但對市場穩定、拉動消費影響不小。”市人大代表,印力集團惠州市創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惠州印象城總經理李尚林建議,在當前形勢下,政府應給予經營主體尤其是個體工商戶更多支持,如簡化行政審批手續、落實稅收優惠、加大資金扶持等,為廣大經營主體紓困賦能,提振消費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關鍵詞:法治環境
將大亞灣打造為海商海事爭議解決優選地
“建議由惠州市司法局牽頭,整合現有調解組織、調解員等調解資源成立惠州市調解協會。”市政協委員,惠州學院政法學院法學專業負責人、惠州市惠融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理事長危兆賓建議,加強對調解行業的規范化管理,通過制定統一行業標準,建立調解從業人員準入、退出機制,加強部門對接合作、組織開展各類專業培訓等方式,真正把調解組織、調解人員作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重要力量。
“惠州海洋經濟蓬勃發展,擁有豐富的漁業、港口運輸、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產業,對專業的海商海事司法服務需求巨大。”市人大代表,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主任、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楊擇郡建議,將大亞灣開發區打造為海商海事爭議解決優選地,更好地服務海洋經濟和國際貿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楊擇郡表示,惠州仲裁委員會大亞灣國際仲裁中心已于近日揭牌,為打造海商海事爭議解決優選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建議大亞灣國際仲裁中心積極吸引海商海事專業人才擔任仲裁員和仲裁秘書,提升仲裁海商海事糾紛能力。
關鍵詞:基礎設施
完善工業園區醫療配套便利企業員工
“良好的營商環境包括良好的交通條件,而低效的通勤則不利于企業工作效率提升。”市政協委員、惠州市祥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鄧勝威提出,我市部分道路紅綠燈過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通行效率。建議根據交通流量實際,撤減過多的紅綠燈,利用智能交通系統控制信號燈,根據實時交通情況調整信號燈配時,減少車輛等待時間,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市政協委員、惠州市寶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良平建議,在政府主導建設的工業園區附近建設與社區條件相當的醫療配套,引進優質醫療資源,讓企業員工就近獲得更多優質醫療和健康服務。
記者馬海菊 劉豪偉 香金群 凌保康 劉煒煒 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