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撐廣東省打造綠色石化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惠州市提出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為拓展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發展空間,做精做深產業鏈,惠州市決定在與大亞灣石化區相鄰的惠東縣白花鎮規劃建設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是惠州正在重點打造的千億級園區。
一、園區基本情況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位于惠東縣白花鎮,南靠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30.2平方公里,距離大亞灣石化區10公里。園區的四至范圍為:東至廣惠高速公路,西臨一號公路,南靠沈海高速(即深汕高速),北依惠州市規劃交通干線橫四路。
園區的發展定位是建設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以打造一個新材料產業增長極為發展目標。規劃目標是到2035年總投資約2500億元、年產值4000億元。
發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大亞灣石化區原料,高端化延伸發展石化中下游產業,主要發展先進合成材料、高端化學品和前沿新材料等。產業園總體布局可概括為“一五六”方案,即一個平臺:化工新材料創新和中試平臺,形成化工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五個產業片區即化工新材料區、合成材料區、精細化工區、先進有機原料區和功能新材料區。六大產業板塊包括先進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車輕量化材料和包裝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及日用化學品、前沿新材料。
產業園按規劃時限分近、中、遠三期開發,近期就是起步區,即莆田河以西,約14平方公里;中期是莆田河以東,園區的北部,約5平方公里;遠期也是莆田河以東,園區的南部,約6.6平方公里。產業園在空間規劃上劃分為管理研發區、產業功能區(即5個產業片區)、物流倉儲區、公用設施區。
二、園區七大優勢
(一)優越的區位條件。園區位于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珠江三角洲,處于粵港澳大灣區東側,毗鄰中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大亞灣石化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二)優越的交通體系。園區與惠州灣高速公路、廣惠高速、沈海高速、惠大高速、深惠沿海高速相接,附近有惠州平潭機場、高鐵站(惠州南站、惠東站)、惠大鐵路、惠州港等交通樞紐,交通非常便捷。
(三)優越的原料保障。園區與大亞灣石化區之間建設物料管廊和運輸專用通道,大亞灣石化區為產業園提供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基礎原料,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鏈,推動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
(四)優越的公用配套。園區配套建設公用管廊、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和危廢處理等公用工程,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降低企業成本。
(五)優越的市場前景。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活躍經濟區域之一,也是新材料產品的主要消費區域,其紡織、汽車、家電、電子等產業對新材料產品需求量大,園區臨近廣州、深圳、香港,企業在園區投資,有利于開拓整個華南地區的廣闊市場。
(六)優越的創新服務。規劃了5萬平方米的中試基地和72萬平方米的管理研發區、科技創新中心、產學研平臺和創新服務配套設施,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鏈條。
(七)優越的生活設施。半個小時內可到達惠州市區、惠東縣縣城,園區管理研發區建設行政辦公、公寓和商業配套,為企業提供便利的住房、教育、醫療、酒店和購物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