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政策向市場傳遞了積極的信號,為房地產注入新的活力和信心。記者周楠 攝
臨近春節,高層在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房地產金融等方面重磅部署,向市場傳遞了更為積極的信號,再次為房地產注入新的活力和信心。專家認為,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政策釋放了較為強烈的積極信號,接下來金融支持房地產的力度以及各地政策的優化調整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
釋放萬億長期流動性
近期,有關樓市的利好消息不斷。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是2024年首次降準,與上次降準相隔4個多月,降準力度則更大。根據央行隨后發布的消息,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0%。此前,央行曾于2023年9月15日降準0.25個百分點。
“我國目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平均水平為7.4%,與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央行相比,空間還是比較大的,這是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的一個有效工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回顧貨幣政策的操作經驗和過往情況,春節前后往往是央行降準降息的重要窗口期。此次降準總體上也符合預期,對于銀行流動性和資金的投放等均具有直接的影響。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降準代表了寬松信號,尤其有助于各地銀行扎實落實降低首付和房貸利率的操作,這對于2024年購房需求提振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也將對春節假期的房地產市場帶來直接的支持作用。
完善經營性物業貸款政策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明確2024年底前,對規范經營、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還可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用于償還該企業及其集團控股公司(含并表子公司)存量房地產領域相關貸款和公開市場債券。
“發布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改變銀行單一依賴抵押物價值保障為依據的貸款投放,改變為承貸物業經營狀況、評估價值,以及借款人及其集團公司的償債能力、信用狀況、擔保方式等綜合因素確定,以承貸物業本身現金流為第一還款來源。”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這是解決房地產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誕生房地產白名單的唯一路徑。
嚴躍進則表示,此次政策涉及面廣,包括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商務中心、寫字樓、酒店、文旅地產項目等企業或經營者均可享受政策支持,是非常典型的“第一支箭”的擴容版本,利好商辦市場的活躍和健康發展。
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將落地
繼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表態后,全國樓市利好政策仍然在持續釋放。1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會議提出,針對當前部分房地產項目融資難題,各地要以項目為對象,抓緊研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精準有效支持合理融資需求。據相關媒體報道,1月底前,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可能落地并爭取貸款。李宇嘉表示,在實踐中,銀行往往對風險擔憂較大,對房企的信任度較低。因此,現今政策重點轉向了協調機制的優化,即向金融機構推送合格的貸款項目名單,為這些項目兌現投放融資,從而支持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該會議還要求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在此背景下,廣州、蘇州等城市,近日相繼提出優化調整限購政策。
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說明各地政策從“放松”的重心轉向“精準”概念。嚴躍進表示,要對今年一季度可能出臺的新的寬松政策有足夠的認識和準備,尤其是一些限購政策等或迎來全面的放松。
惠州世聯行發布觀點稱,央行降準之后,降息預期非常強烈,預計下月降息。當前處于房地產調整期,正步入復蘇初步階段,需要更多資金支持。降準為樓市“小陽春”的到來增加了助推力。
“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政策釋放了較為強烈的積極信號。”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預計2024年政策端將延續寬松基調,政策工具箱將從深度與廣度兩個維度上進一步挖掘。
記者鄔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