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區金山湖畔的金山新城,到大亞灣畔的大亞灣西區,惠州的各個人居中心區,矗立著眾多知名房企打造的優質樓盤,每至黃昏,滿眼盡是點點萬家燈火,盡顯溫暖動人。
近年來,惠州正在加快深度融深融灣,打造優美花園城市,成為眾多大型項目和優質房企搶灘的熱土。
當前,惠州提出5年后GDP實現8000億元的宏偉目標,其中離不開房地產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提振市場信心?這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對于產品質量、市場銷售的有效管控,還需要來自企業、購房者對惠州發展前景的認可。日前,記者專訪惠州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黃新華,解讀惠州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了解市房協如何維護購房者權益,引導開發企業誠信經營,營造健康的營商環境。
今年,市房協將繼續秉承“溝通橋梁、行業之家、政府助手”的理念,為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和會員單位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充分發揮黨委的引領服務作用和協會的政企橋梁紐帶作用,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發展平臺,積極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共同助力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01 搭建溝通平臺 做好企業幫手政府參謀
要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對于市房協來說,如何全方位服務會員企業,切實解決行業、企業需求是關鍵。
“近年來,市政府對市房協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市房協積極轉變思維,著重提升干部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個人素養,承接更多的職能和工作,首先從全面掌握行業情況入手,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走訪。”黃新華介紹,去年以來,協會加強政策及市場調研,為行業共性問題和不斷發展建言獻策,通過大走訪大調研,收集行業共性問題,做好政企溝通,向上級黨委和部門提交了3份調研報告、11份建議報告、5份數據報告。
特別是預售資金解除監管、住宅區長者服務設施配建、房地產開發項目停車位租售管理、人防車位移交、商品房實測及不動產權證辦理時長等方面的建議,得到了市住建局等主管部門的積極采納,吸收納入到相關惠企政策中,讓全市房企享受到了政策優惠。
除了為政府部門決策做好參謀,協會還積極做好宣傳,為企業答疑解難。去年,市房協組織開展行業工作會議、交流活動等21場,通過政企交流、答疑,為行業企業提振信心。同時,開辦“惠州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稅務培訓班”等學習培訓班,幫助企業進一步了解稅務知識,提升企業稅務管理能力。此外,市房協還積極推動市縣(區)區域發展融合,聚集行業智慧與力量,將全市4區3縣的房協統一聯動起來,加強互通,積極發揮政企溝通橋梁作用。
面對今年新形勢,黃新華介紹,市房協將進一步發揮政企橋梁作用,一方面配合政府部門做好最新政策、方針宣傳貫徹,確保上傳下達高效暢通,進一步推動策劃城市營銷宣傳活動,加強行業、企業及協會的品牌宣傳;另一方面加大反映行業困難、企業訴求的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會員單位及企業問題。同時,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集思廣益,為政府部門政策制定做參謀,為會員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02 規范市場行為 構建行業誠信自律體系
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除了政府部門的管控措施、扶持政策,還需要企業的自律。
“近年來,我們在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和自律體系建設方面不遺余力,不斷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培育誠信履約的房地產市場。”黃新華介紹,2019年11月,市房地產業協會、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聯合組建“惠州市房地產行業自律促進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惠州市房地產行業自律公約》,截至今年2月底,自律委員會已累計處理行業投訴2400多宗。
同時,在市住建局的支持與指導下,市房協開發的“惠州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平臺”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運行。一年來,該平臺對開發企業的信用管理已初見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年共有1102家企業納入信用系統管理,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在誠信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推動企業自律行為將更加有力。
黃新華介紹,去年以來,協會充分發揮自律委作用,在常態化協助處理市場投訴糾紛、形成分析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企業自律意識,積極推進“三天無理由退定”倡議等工作。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和信用管理,倡導企業、購房者共同營造陽光交易的市場環境。全年我市共有218個項目響應“三天無理由退定”倡議,170名業主通過倡議活動退定,在購房群體中得到廣泛宣傳。
截至目前,惠州市房地產、建筑、物業管理行業3個自律委員會的成立,再聯合市住調委(惠州市住房與建筑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已初步形成“3+1”行業治理體系,為營造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2022年,市房協將圍繞‘以會員需求為核心,以行業自律為核心’,與行業同道,與政府同頻,充分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政府助手,行業推手,會員幫手。”黃新華介紹,今年,市房協將進一步發揮信用管理平臺監管作用,推動行業誠實守信經營,推進實現信用等級差異化管理,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良性發展格局。
同時,舉辦相關會議或培訓進一步加強企業學習,使誠信經營意識深入人心。做好自律委相關工作,處理好每一宗投訴,指導企業做好自律提升工作。配合職能部門做好相關行業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強行業規范。
對話
談市場政策:
針對性適度調整 提振預期與信心
惠州日報:去年以來,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發展不斷釋放積極信號。您對此怎么看?惠州該如何調整調控政策?
黃新華:從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房住不炒”至今,此輪樓市調控已走過五年時間。“房住不炒”仍將是地產行業的穩健基調。目前,隨著中央釋放積極信號,2022年房地產將加強預期引導,部分過度偏緊的政策有望迎來調整和改善,資金端、政策端等均將發力促進房地產業實現良性循環,行業也看到了曙光。
對于惠州來說,近年來,政府出臺調控政策是全方位立體式,一方面銀行不斷收緊信貸,另一方面政府從土地市場、銷售限價、稅收制度不斷完善。調控政策越來越精細,“房住不炒”的長效預期也愈發穩固。當前,面對新形勢,惠州應該針對性地適度調整調控政策,對于預售資金監管有序放寬,提振社會各界對于惠州房地產行業的預期與信心。
談行業發展:企業應穩字當頭追求品質
惠州日報:新時期房企該如何轉型升級?行業未來的機遇在哪里?
黃新華:當前,房地產市場從增量向存量轉型,行業正逐漸回歸理性,從粗放型運營走向精細化運營,信息化,數字化。“十四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房地產行業也將向高質量邁進。新周期背后的增長動力,已由增量驅動轉軌成品質驅動。
面對當前市場行情,在惠州的房地產企業應該要增強大局意識,時刻把“國之大者”放在心上,對政策導向和房地產發展趨勢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與黨和政府同頻共振。同時房企也要擁抱市場格局變化,房企應深化改革,放棄粗放發展,穩字當頭,穩中求勝,向經營要品質,管理上要效益。最后,房企還要重視全行業的自律,應深知誠信自律是企業的基石,也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我們應協力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和自律體系建設,用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不斷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談未來前景:融深融灣增強市場長期發展信心
惠州日報:在雙區建設的大背景下,惠州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黃新華:2021年,惠州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有成長的韌性。今年前兩個月,全市銷售新建商品住宅6474套,有逐月回升的趨勢。市場穩健發展的底氣來自城市加速融深融灣發展的實踐。
當前,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吹響了融深融灣的號角,在產業協同、規劃對接,軌道交通和人才策略等各個層面明確實施策略,加速協同共贏發展。不只在規劃層面,贛深高鐵等軌道交通的如期通車,以及正加速施工的廣汕高鐵,正全面推動惠州融入“廣深半小時高鐵經濟圈”。
產業發展、軌道交通、配套設施等利好持續釋放,不斷為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有序發展注入活力。城市的現實價值和發展潛力吸引了眾多頭部房企扎堆布局,開放型的市場成為大灣區居民置業安家的理想之地。隨著融深融灣加速,惠州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礎和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任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