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與博羅縣總醫院觀音閣分院(觀音閣鎮衛生院)緊密協作,打通“生命高速通道”,成功搶救了一名心臟驟停近1小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現了博羅縣醫共體在急危重癥救治中的卓越能力。目前,患者康復良好,一切安好。
心梗突襲,生死時速中的生命守護
日前,49歲的梁生(化名)突發胸口劇痛,大汗淋漓,隨即前往博羅縣總醫院觀音閣分院就診。面對胸痛的患者,接診醫生出于職業敏感性,迅速為梁生進行了心電圖檢查,結合癥狀和心電圖,診斷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心電圖提示心梗急性心梗病情兇險,隨時可能引發心臟驟停。
時間就是生命。觀音閣分院立即啟動轉院程序,并聯系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溫靈武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極高,最主要死因就是室顫,也就是俗話說的心臟驟停。然而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在轉院途中(泰美路段),梁生突發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心臟驟停。
隨車醫護人員立即進行電除顫和高效的心肺復蘇,全程不敢有絲毫懈怠,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伴隨著急促的救護車鳴笛聲,梁生被送達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該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錫迅速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并繼續進行高效心肺復蘇。溫靈武也迅速趕到現場協助搶救。
此時,梁生已無心臟搏動,全身紫紺,生命跡象全無。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醫護團隊沒有放棄,持續進行胸外按壓、除顫、用藥、呼吸機輔助呼吸等一系列搶救措施。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患者家屬在搶救室外焦急等待。
生命的奇跡就在大家的努力中悄然發生。經過大約半小時的緊張搶救,患者的心臟終于恢復了自主搏動,股動脈搏動也逐漸恢復,生命的信號重新燃起。
多學科護航,患者康復出院
心臟恢復跳動意味著有了手術機會,患者被迅速送入介入室。介入室技師、護士和麻醉科醫生早已準備就緒。手術由溫靈武和文軼醫生共同完成。造影顯示,患者前降支開口處完全閉塞,醫生迅速開通閉塞血管并植入支架一枚,術后血流恢復良好。從患者進入介入室到血管開通,僅用時20余分鐘。
手術后,患者轉入重癥醫學科(ICU)繼續治療。在ICU,醫護團隊24小時不間斷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確保他度過危險期。經過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患者病情明顯好轉,隨后轉入心血管內科普通病房。在隨后的治療中,梁生恢復情況良好,不久后便順利康復出院。
“心臟驟停近1小時的患者能夠搶救成功且未留下明顯后遺癥,堪稱生命的奇跡。”溫靈武表示,這一成功案例得益于博羅縣醫共體成員單位間的緊密協作和胸痛中心的高效運作。觀音閣分院和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急診醫學科、心血管內科、介入室、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無縫銜接,共同完成了這場生命的接力。
據悉,自博羅縣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以來,縣域內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構建起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經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2020年5月,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設立分級診療轉診服務中心,進一步推進了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工作。作為博羅縣唯一一家國家級胸痛中心(標準版),博羅縣醫共體總醫院胸痛中心2023年及2024年急性心肌梗死手術量位居全市第一,連續兩年獲評廣東省“胸痛中心(標準版)質控先進單位”稱號,其中2023年度在全省127家國家級胸痛中心(標準版)中排名第五,惠州市排名第一。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張璐 王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