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醫療機構了解到,各大醫院兒科門診接診人數明顯上升,住院床位緊張。其中支氣管肺炎患兒明顯增多,有的患兒還出現了兩種或多種病毒疊加感染的情況。專家提醒,要勤洗手多通風,做好預防。
部分患者感染兩種或多種病毒
“兒子發熱幾天,咳嗽快2周了。”近日,在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兒病區,小宣媽媽告訴記者,沒想到兒子的病發展到住院那么嚴重。原來,4歲多的小宣(化名)發熱伴咳嗽1周,在門診用藥治療后,未見明顯好轉。小宣媽媽只好再次帶小宣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小宣精神疲憊,咽喉充血、雙肺呼吸音粗,有少許濕性啰音。經過影像學等檢查,小宣確診感染支氣管肺炎,同時感染了偏肺病毒、腺病毒、鼻病毒。
無獨有偶,3歲多的小恒(化名)也感染了支氣管肺炎,同時感染了偏肺病毒和鼻病毒。
記者在市第三人民醫院看到,該醫院普兒病區54張床位均已住滿患兒。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紅告訴記者,近期兒科患者明顯增多,多為呼吸系統疾病,而其中感染支氣管肺炎最多,部分患者感染兩種或多種病毒。
癥狀多表現為發熱咳嗽
張紅介紹,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指支氣管、肺泡、遠端氣道和肺間質的感染性炎癥,主要由環境污染、免疫力低下、病原體感染等原因引起,以細菌性和病毒性的支氣管肺炎最為常見,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比較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2歲以內兒童多發,是兒童住院的最常見原因。
支氣管肺炎多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早期體溫多在38~39℃,最高達40℃左右。
“患兒出現反復發熱、咳嗽、精神不好等癥狀時,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張紅提醒,患者要多加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室內空氣要流通。
“一旦感染病毒,導致肺炎,往往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癥治療緩解癥狀,所以預防顯得很重要。”張紅提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用“洗手7步法”認真搓洗雙手。教導孩子飯前便后洗手,出門時不要到處亂摸,不要用手摸自己的嘴巴鼻子;多通風,室內門窗每天打開至少兩次,每次至少通風20分鐘;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口鼻,他人咳嗽和打噴嚏時要注意躲開;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必要時要戴好口罩;要飲食均衡,規律休息,少熬夜,適當運動,提高抵抗力。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歐永杰 許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