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殘疾預防工作,有效減少、控制殘疾的發生、發展,助力健康惠州建設,《惠州市殘疾預防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印發。《方案》提出,我市將實施五大行動,包括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疾病致殘防控行動、傷害致殘防控行動、康復服務促進行動。到2025年,覆蓋惠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殘疾預防政策體系基本完善,全市群眾全生命周期殘疾預防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全社會殘疾預防素養明顯提升,遺傳、發育、疾病和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得到有效防控,殘疾康復服務狀況持續改善,殘疾預防主要防控指標全面達成。
行動1
開展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
如何開展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方案》提出,建立完善殘疾預防科普知識資源庫,推動將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識納入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婦幼保健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殘疾人工作者等職業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形成殘疾預防知識科普骨干隊伍,確保殘疾預防知識規范、有效傳播。
與此同時,要面向兒童、青少年、新婚夫婦、孕產婦、嬰幼兒家長、老年人、高危職業從業者等重點人群開展針對性宣傳教育,主動提供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識,力爭到2025年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率大于80%。
深入推進陽光助殘志愿服務,支持引導志愿服務組織承接運營包括殘疾預防知識科普在內的助殘志愿服務項目。推動殘疾預防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一步提高全民殘疾預防意識,廣泛營造全社會關注和參與殘疾預防的良好氛圍。
行動2
加強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
出生缺陷是導致先天殘疾最重要的因素。《方案》提出,要加強婚前、孕前保健。推進婚前保健,全市實行免費婚前、孕前健康檢查,有條件的縣(區)建立緊鄰婚姻登記處的“一站式”婚育健康醫學檢查場所。深入實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增補葉酸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指導科學備孕,為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健康教育、咨詢指導、篩查評估等孕前優生服務。力爭到2025年,婚前醫學檢查率、孕前優生檢查率達80%以上。
做好產前篩查、診斷。廣泛開展產前篩查,提供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加強對常見胎兒染色體病、嚴重胎兒結構畸形、單基因遺傳病、地中海貧血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產前篩查和診斷。到2025年,產前篩查率超過8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超過90%。同時,加強兒童早期篩查和早期干預。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不小于98%,新生兒聽力篩查率不小于95%。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不小于90%。
行動3
加強疾病致殘防控
在加強慢性病致殘防控方面,推廣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全民健身行動,發揮好體育健身在主動健康干預、慢性病防治和康復中的作用。到2025年,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不小于65%,百萬人口白內障復明手術率超過3000。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和精神疾病防治,構建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強化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社會工作服務和個體危機干預,加強群體危機管理。到2025年,以社區為單位的心理咨詢室或社會工作室建成率超80%。
同時,加強職業病致殘防控,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工作,推動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職業病防治機制。
行動4
做好傷害致殘防控
在傷害致殘防控方面,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監管、道路交通和運輸安全管理、防災減災能力提升、保障飲用水安全和加強空氣、噪聲污染治理,以及農產品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方案》明確,要加強兒童傷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殘防控。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完善兒童傷害預防工作網絡,推廣“四安全”兒童傷害綜合干預模式,積極開展針對兒童溺水、道路交通傷害、跌落、燒燙傷、中毒、暴力等風險的安全教育,加強對玩具、電子產品的監督和管理。推廣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實施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強化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加強老年友好環境建設,鼓勵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推進養老機構無障礙建設,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險環境。
行動5
加強康復醫療服務
《方案》提出,加強康復醫療服務,健全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動康復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底,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人數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人數達到12人。
開展殘疾人基本需求與服務狀況調查,持續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康復訓練、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等基本康復服務。到2025年,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超過85%。
積極推進全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提高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水平。力爭到2025年,公共建筑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100%。
記者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