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作人員向高校學生推介崗位。
日前,仲愷高新區“招才引智”熱潮涌入全國高校,該區社會事務管理局搶抓“金三銀四”黃金檔期,率領億緯鋰能、高盛達科技、碩貝德無線、海格科技等多家知名企業馬不停蹄奔赴桂林、哈爾濱等地9所高校,開展2024年“招才引智”春季校招專場活動,以求賢若渴之心引才聚才,吸引優質畢業生奔赴仲愷、建功仲愷。
33家企業參與,吸引1.5萬人次入場
“學生們熱情高漲,我們非常看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真誠希望優質青年來公司就業。”一參會企業表示,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人流量大,收到了不少簡歷。更重要的是,高校所培養的專業型人才與招聘企業所需技能型人才適配度很高,超出了企業預期。
“我們代表其他未到場的企業,幫助他們挖掘適配的技能人才,目前仲愷就業崗位資源豐富,多為技術員、業務員、操作員和靈活用工崗位,有就業需求的學生可以大膽投遞簡歷。”招聘會現場,仲愷高新區就業驛站工作人員魯麗青說。
各專場招聘會現場還設置了“仲愷高新區就業驛站”咨詢窗口,由工作人員引導學生掃碼求職登記、關注“仲愷高新區就業驛站”公眾號,提醒學生即時瀏覽崗位信息。此外,驛站窗口還為求職者提供職業指導、就業創業政策、人才政策、勞動維權法規等咨詢服務,活動累計收到求職登記485份,服務覆蓋5800人次。
“人才是發展之本,是最活躍的先進生產力。趁著春季攬才余熱未散,桂林校招專場一結束,我們馬上啟程到哈爾濱的5所高校,希望能帶回來更多人才。”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吳宇翔說。
據統計,此次赴桂林、哈爾濱兩站“招才引智”校招專場活動前后持續10天,覆蓋桂林信息科技學院、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9所高校,聚集了33家企業參與,累計提供職位數345個、優質崗位2780個,涵蓋了新能源、光子產業、集成電路等諸多行業領域,9所高校招聘會進場人次累計達1.5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708份。
全區6個就業驛站幫助1556人實現就業
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迅速貫徹落實全省、全市、全區高質量發展會議精神,完善體制機制助力企業招才引智,匯聚英才,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立專員幫扶機制。春節前,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成立就業服務專班,深入摸排全區76家規上企業及重點單位的用人情況以及務工人員流向,安排專員節前、節后收集、更新規上及重點用工企業的需求,動態管理完善臺賬。
制定穩崗暖工措施。指導企業對留崗員工發放春節福利,開展多形式春節活動,關心關愛就地過年員工。同時,為了讓跨省異地務工人員回鄉返崗之旅更加安心、順心,爭取到“穩崗暖工”交通補貼資金,鼓勵、發動企業采用包車形式接送員工返鄉過節、返崗入職。
創新就業服務模式。全區已設置就業驛站6個,鏈接用人單位與求職者需求,發揮“即時快招,靈活就業”作用,提供集崗位招聘、政策咨詢、就業推薦、勞動維權等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實現就業服務“便捷辦”“快速辦”“不打烊”,幫助求職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截至3月底,各站點共歸集線上線下用工崗位約4.48萬個,發布企業用工崗位信息415條,幫助1556人實現就業,既發揮了人力資源的“蓄水池”作用,又滿足了轄區企業的多樣化用工需求。
下一步,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全力構筑穩中求進的“大就業”格局,以一流營商環境,廣闊施展舞臺、溫情保障關懷,形成引才聚才“強磁場”,打造“人才高地”,助推人才“第一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記者林麗娟 通訊員曹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