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演示菜肴烹飪技巧。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攝
“用蛋清腌制,肉就會更加入味。”當天,淅淅瀝瀝的雨水拍打在帳篷上,仍未能降低帳篷內的熱度。身著黑色廚師服的老師正從原料、刀工、火候等方面,為學員傳授吉列豬扒等菜式的烹飪方法,并在掌勺實操中詳細講解技巧與細節。身著白色廚師服的65名學員將其圍住,用心觀察教師的每一個動作。 “油炸應該用花生油還是色拉油?”“雞肉的腌制要腌多久?”課堂上,不時有學員提出疑問,還有學員用手機錄下制作全過程,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備料、切菜、起鍋、燒油……手起刀落間,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吉列豬扒就制作完成。“今天學到了很多。”來自龍溪街道岐崗村的學員謝志軍是一名有著多年經驗的餐飲從業者,在活動中頻頻與老師互動,請教不同菜式的烹飪心得。“飲食技藝是無止境的,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跟老師多多學習。”他說,聽聞活動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希望在后續的課程里學到更多的菜式和更多的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廚藝。” 據了解,本次“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活動由廣東省電子商務高級技工學校、博羅縣供銷合作聯社主辦。為期8天,將為65名學員提供包含理論講解、烹飪觀摩、實踐操作等內容的培訓。 博羅縣供銷合作聯社主任林城峰表示,該系列活動充分發揮供銷社聯農帶農作用,通過組織名師下鄉、培訓下鄉等形式,為廣大村民提供一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載體,助力培養更多粵菜名師、名品、名店,促進東江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龍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繁江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深入推行“粵菜師傅+鄉村振興”發展模式,提升學員就業創業水平,為龍溪街道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技術型人才。
(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