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旋在縫紉衣服。記者朱金贊 攝
“7年前失之交臂,7年后再次參賽,終不負祖國栽培,榮獲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銀牌。”3月26日凌晨5時15分,黃開旋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配圖是他站在領獎臺上,胸前撐開一面五星紅旗,滿臉自豪。有好友評論:“沖上云霄。”
這的確是黃開旋46年人生經歷、27年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從小,因患血友病落下殘疾、“不敢奔跑”的他,選擇了學習裁縫技藝以自力更生。在日復一日地堅持和積累中,在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之后,他最終登上了世界舞臺。
雙腿不能奔跑,那就用雙手來勇敢追夢,以針線挑開命運的結,在縫紉機里“跑”出精“裁”人生。
榮耀時刻
斬獲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銀獎
日前,惠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行儀式,歡迎黃開旋載譽歸來。身著西服、佩戴獎牌、手捧鮮花的黃開旋神采飛揚,“能在國際賽事拿到銀牌,我很興奮也很激動,這些年的堅持和付出得到了回報。”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是最高水平的世界性殘疾人職業技能賽事,又稱特殊職業奧林匹克、國際殘疾人展能節。2016年,在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男裝制作組冠軍的黃開旋,曾代表國家參加了法國波爾多第九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遺憾的是,那一次沒能取得較好的名次。
而這一次,黃開旋也差點與大賽“失之交臂”。去年8月,黃開旋參加國家選拔賽時,只獲得了第四名,“本以為沒有希望了,沒想到10月份接到參賽通知,據說是第三名選手因自身原因放棄出國參賽”。
機會再次擺在面前,黃開旋決心要好好抓住,“彌補上一屆的遺憾。”3月23日至25日,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在法國東部城市梅斯舉辦。黃開旋參加的女裝制作(初級)項目比賽共有8個國家的12名選手同臺競技。比賽開始后,黃開旋全身心投入,整個過程發揮穩定,最終獲得銀獎。
“對惠州而言,這是零的突破。”惠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說,黃開旋的獲獎將激勵更多殘疾人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夢想。
精“裁”人生
潛心學習縫紉技藝闖出一片新天地
載譽歸來,旁人看著光鮮榮耀的這個時刻,只有黃開旋自己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無比的艱辛和努力。
1977年,黃開旋出生于河源龍川的一個小山村。“出生第三天,他就因為臍帶脫落引起了大出血,好嚇人。”黃開旋的母親黃井娣回憶,此后,黃開旋的身上經常莫名出現瘀血,特別是肘關節和膝關節等經常活動的關節,又紅又腫,并伴隨著劇烈疼痛。14歲那年,因為髖關節內出血,黃開旋送醫被確診為血友病。
血友病為一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其中,關節反復出血導致骨骼變形,肌肉萎縮;內臟和顱內出血則會危及生命。黃開旋是那種“沒有明顯外傷也會發生自發性出血”的重癥患者,又被稱為“玻璃人”。
漸漸長大后,黃開旋意識到,不能干農活的他,要生存必須學會一門手藝。1996年,19歲的黃開旋開始跟鎮上一名裁縫師傅學習,由此走上了裁縫之路。2008年,結婚后的黃開旋自己創業,開了個檔口,靠裁縫技藝養活一家人和支付醫療費。
2012年,血友病的預防用藥“人凝血因子Ⅷ”納入了醫保特定門診,黃開旋得以定期注射,內出血情況得到有效控制,身體也慢慢好起來。
2015年,憑著多年的積累和技藝的不斷提升,黃開旋在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男裝制作組冠軍,并榮膺“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這個全國冠軍,給他帶來了榮光。2016年3月,惠城區殘聯以黃開旋的奮斗經歷為題材拍攝了一部勵志微電影《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以此激勵廣大殘疾人自強不息,走出家門,走進社會,展現自身價值。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黃開旋一家住進了廉租房,黃開旋還注冊成立了服裝公司,開啟精“裁”人生。
新的開始
計劃開啟短視頻直播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
黃開旋說,這六七年來,他的生活和事業總體比較平順。如果要說變化的話,就是他的視野不再局限于縫紉事業,而是更加關心殘疾人這個群體了。“想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
近年來,黃開旋的公司通過殘聯系統招收了5個有志于從事裁縫行業的徒弟。一般學習一年半載之后,徒弟就可以進廠工作,也可以開個檔口經營服裝生意。
為了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2021年,黃開旋與愛心企業合作,實施助殘舊衣物回收項目,帶動10人就業,其中6人為殘疾人。
據悉,該公益項目目前已在惠城區投放400多個回收箱。工人定期將衣物回收后,集中進行分揀:可以用的衣物捐給殘疾家庭;破損嚴重、無法使用的衣物統一打包發給上游企業,回收做成再生纖維或保溫材料、建筑材料等;實在無法重復利用的廢舊衣物,則送到焚燒發電廠焚燒發電。
讓黃開旋倍感欣慰的是,項目運營以來,得到越來越多的群眾和社會愛心組織的支持。去年,惠州市種德慈善會與惠城區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長期參與幫扶助殘舊衣物回收項目,“相信項目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對于自己的未來,黃開旋也有了一些新的設想。“我一直想利用短視頻,給裁縫行業找到一條新的出路,但總感覺沒有合適的時機。”黃開旋說,這次在國際賽事獲獎,讓他有了更足的底氣,他覺得是時候把短視頻直播搞起來了。
“裁縫雖是個古老的行業,但也是要與時俱進的。”黃開旋說,他計劃通過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縫紉技術、經驗,與業內人士進行交流,也希望通過短視頻的風口助力企業發展,進而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駱國紅
相關鏈接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是最高水平的世界性殘疾人職業技能賽事,又稱特殊職業奧林匹克、國際殘疾人展能節。
1976年召開的第三十一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1981年定為“國際殘疾人年”。1979第34屆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了關于1981年為國際殘疾人年的決定。為展示殘疾人的自強精神和所具有的職業技能,加強各國殘疾人間的交流和友誼,經聯合國和國際康復會倡議,確定從1981年起,舉辦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又稱特殊職業奧林匹克),并決定今后每4年興辦一次。
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于當地時間2023年3月25日晚在法國梅斯落幕,來自中國代表團的29名選手參加了9個類別20個項目的競賽,獲得6金7銀7銅的成績。(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