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參觀趣味盎然的自然“微空間”。
“媽媽,這個中國地圖好特別,全部是種子粘成的”“稻子有太陽的味道”……在惠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兒童探索中心內,孩子們好奇地看著兒童自然“微空間”展示的各種植物手作作品。春日里,由市婦聯、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辦的“大腳印 小腳丫”行走課堂項目正式啟動。
今年3月至9月,該項目將以“兒童友好”為核心,通過打造自然教育“微空間”、策劃多元化實踐課堂,邀請親子家庭參觀學習非遺技藝、自然人文場館、人工智能企業等,讓親子家庭加深對惠州本土文化的認知,激發本土文化自信,營造兒童友好氛圍,助力少年兒童全面發展。
自然“微空間”啟智,親子共探綠美惠州
兒童探索中心內精心搭建了趣味盎然的自然“微空間”:種子地圖展示區以生動形式標注不同種子的“家鄉”;植物手作展覽區陳列著創意手工作品,展現自然之美;自然教育書籍閱讀區則吸引孩子們翻閱科普讀物,激發科學興趣。
在首期“與兒童共享自然”課堂上,執教老師鄒老師為親子家庭開啟了一個神奇的自然課堂,孩子們手持放大鏡觀察種子紋理,嗅聞植物香氣,親手種植樹苗菜苗。植綠護綠活動中,老師講解植樹節意義并示范種植技巧,家長與孩子協作給小盆栽填土、澆水。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親子家庭深入了解自然教育的內涵與價值。
“課堂生動有趣,公園里常看到的植物,居然也這樣奇特,我喜歡這樣有趣又有知識的親子課堂。”帶著女兒前來參加活動的王女士說。
行走惠州助力兒童全面發展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依托惠州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設置9大實踐基地,覆蓋羅浮山、南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惠東益和隆醬油非遺基地、伊利牛奶工廠、人工智能企業等特色場所。通過“行走惠州”人文探索、“非遺”探秘、“走進企業”科技課堂等活動,親子家庭將深入體驗本土文化、生態保護與科技發展。如在非遺基地探秘課堂中,孩子們將了解汝湖草龍、惠東醬油釀造等傳統技藝的由來;在仲愷高新區人工智能企業,少年兒童可體驗數據分析平臺、聊天機器人等高科技工具,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綠美生態小公園的參觀則展現惠州鄉村振興與“百千萬工程”的成果。
該項目以“參與式親子體驗”為主線,3月至9月,計劃開展16期主題活動,涵蓋自然教育、人文探索、科技實踐等領域,預計惠及逾500組親子家庭。通過觀察親子互動模式,該項目還將有針對性地優化活動設計,促進家庭教育與親子關系提升。
“惠州在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希望通過行走課堂,讓孩子們用腳步丈量城市發展,用雙手觸摸文化脈絡,在自然與科技的交融中拓寬視野、增強自信。”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大腳印 小腳丫”項目系列活動將持續帶領兒童親近自然、探索城市、傳承文化,為綠美惠州生態建設注入新生力量,想報名參加的市民,可以關注“惠州女性”微信公眾號。每期活動開展前,將發布活動通知,市民可免費報名,每期活動預計招收親子家庭約30組,先到先得。
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謝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