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向蔡瑞錦夫妻贈龍門農民畫《天賜良緣》。記者侯縣軍 攝
“脫貧的任務完成,你也結婚了,恭喜恭喜!”12月27日,來自龍門縣龍江鎮的近百名村民租了兩輛大巴,驅車200公里前往汕尾市海豐縣城喝喜酒,村民代表姚國紅高興地向新郎蔡瑞錦道喜,并送上賀禮——龍門農民畫《天賜良緣》。
5年前,汕尾海豐85后小伙蔡瑞錦辭掉深圳百萬年薪工作,來到龍門縣龍江鎮沈村創業,以農村為家,牽頭成立惠州非凡農業種養專業合作社,將石硤龍眼、年桔、腐竹等優質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城市餐桌。
當地村干部介紹,該合作社通過緊密的聯農帶農機制,輻射當地約30個村民小組,帶動包括數十戶貧困戶在內的500戶農民增收奔小康,其中40多戶年均增收萬元以上。
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蔡瑞錦倒貼人工費和運費,夜以繼日“帶貨”,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250噸。這引起省旅游控股集團的關注,在其舉辦的“暖春行動”中,首次推介和銷售龍門優質農產品,大受市場歡迎。近日,蔡瑞錦榮獲第四屆中國·廣東“農電獎”電商助農貢獻獎。
扎根龍門農村5年來,蔡瑞錦與村民打成一片,成為當地農民的貼心人。當地村民說,小蔡到村里來創業,我們非常歡迎,早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唯一讓村民擔心的是蔡瑞錦的“人生大事”。原來,蔡瑞錦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年到頭連父母都見不了幾次面,更別說談戀愛了。蔡瑞錦曾許下諾言:“村民不脫貧我就不脫單!”
良緣在最近到來。蔡瑞錦的母親在小區里與一位入住不久的阿姨成了交心朋友,了解到彼此都有一個未婚子女,于是萌生相親的念頭。今年10月,蔡瑞錦抽空回家相親,一眼合緣。雙方感情隨后升溫,決定攜手一生。
“女方的性格和我相似,也很贊賞我的工作。”蔡瑞錦說,他見母親擔憂他一人在外吃苦、頭發已白,很是心疼,他“閃婚”,既是兌現“不脫貧就不脫單”的承諾,也是為了盡孝。
獲悉蔡瑞錦將在老家擺喜酒,沈村等地村民不約而同地表示要到現場道賀和致謝。婚宴現場,蔡瑞錦的新婚妻子表示,將攜手丈夫經營好家庭,支持他在龍門繼續創業,將路溪石硤龍眼、年桔產業做強做大,助力鄉村振興。
村民脫貧,“新農人”蔡瑞錦脫單,喜上加喜。
(記者侯縣軍 通訊員梁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