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聯執委進校園上講臺講授兒童安全自護知識。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彭外梅 攝
“長這么大從未上過講臺,沒想到現在能夠成為一名兒童安全講師并給孩子們上課,原來我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日前,大亞灣區西區街道新寮村兒童安全自護教育項目團隊走進東方明珠實驗學校,兩位村婦聯執委化身講師,走上講堂給學生講授防溺水和防校園欺凌知識。從一名家庭主婦變成兒童安全講師,村婦聯執委藍露紅為自己能力的提升感到既興奮又激動。
近年來,大亞灣區婦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實施“破難行動”,基層執委作用充分發揮,婦聯組織作風建設得到了明顯改觀,婦聯工作的局面從被動到主動,婦聯組織面貌發生了可喜改變。
創投大賽提升基層婦聯執委能力
新寮村毗鄰深圳,轄區有十幾家大中型企業,外來務工人員兩萬多人。村內民辦小學東方明珠實驗學校中九成學生為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家長對孩子們安全監護意識較薄弱。為此,大亞灣區集心社會服務發展中心通過實施兒童安全自護教育項目,借助新寮村婦女之家和東方明珠實驗學校平臺,帶動村婦聯執委一起開展兒童安全自護教育,努力營造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同時提升村婦聯執委在項目服務過程的組織和參與能力。
為了項目更好地開展,項目團隊在區婦聯指導下,培養了一支由村婦聯執委構成的7人兒童安全講師團,7位執委都通過審核并獲得兒童安全講師證書。執委們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次授課前都會召開項目議事會,討論分工安排等事宜,并在活動前一天積極備課、試講。從第一次走上講臺的忐忑到后面的游刃有余,如今她們的組織策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
“以前從來沒有組織和策劃過任何活動,現在知道了怎么去策劃活動,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藍露紅本是一名家庭主婦,從通過兒童安全講師評審到走上講臺,她一點一滴學習,付出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通過這個項目,執委們團結起來了,大家有事一起商量一起干,執委們的努力推動了社區、學校等各領域關注兒童安全。”新寮村婦聯主席黃秀蘭說。
新寮村兒童安全自護教育項目是“大亞灣區第二屆基層婦聯組織區域化改革執委能力提升項目創投大賽”扶持的十個項目之一。創投大賽,是大亞灣區婦聯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實施“破難行動”、提升婦聯執委能力的創新舉措。
2017年底,大亞灣區39個村(社區)婦代會改建婦聯工作全面完成,并選出了共638名婦聯執委。“婦聯執委隊伍組建起來了,隊伍要做什么、怎么做?首先是要提升婦聯執委的自身能力。”區婦聯主席黃敏說,這是婦聯改革后擺在大亞灣區婦聯面前的首要問題。
在區委、區管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區婦聯2018年11月啟動“大亞灣區首屆基層婦聯組織區域化改革執委能力提升公益項目創投大賽”,2019年7月啟動了“大亞灣區第二屆基層婦聯組織區域化改革執委能力提升項目創投大賽”。截至今年7月,兩屆創投大賽共在18個村(社區)支持孵化了20多個婦女兒童家庭服務項目,培育基層婦聯執委達200多人,聯系并服務的群眾過萬人。
“創投大賽以服務項目為載體,較好地調動了各村(社區)婦聯積極性,使基層婦聯執委聯系婦女群眾制度化、常態化。”黃敏表示,在創投項目活動中,基層婦聯執委的主人翁意識也得到加強,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并在活動中實現“雙亮”(亮出執委身份、亮出婦聯組織)。同時,執委在社工帶領下,從被動接受服務逐步轉變成為社區服務或社區活動的協助者、參與者,策劃能力、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都得了一定提升,更好地成為基層婦聯廣泛聯系群眾的骨干。
據了解,在第一屆、第二屆創投大賽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日前,區婦聯又啟動了“大亞灣區群團工作部參與鄉村振興工作之第三屆基層婦聯執委能力提升項目大賽”,計劃資助5至20個優秀項目,目前正組織項目申請。本次大賽聚焦“鄉村振興 巾幗行動”,旨在全面推進“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美麗家園創建、好家風傳承、暖心關愛、組織力量提升”等鄉村振興巾幗五大行動,充分發揮各級婦聯在政治引領、經濟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關愛幫扶和組織建設等方面的獨特作用,為大亞灣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婦女議事會推動執委參與基層治理
小區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叫聲擾民、隨地大小便,以及遺棄寵物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讓人叫苦不迭。“小區如何文明養寵?”近日,大亞灣區金灣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華冠花園一期會議室開展文明養寵工作議事會。議事會邀請社區黨支部代表、物業協會代表、物業代表以及居民代表參與,各方代表各抒己見。根據大家的訴求與建議,議事會結束后第二天,該中心便在凱旋城三期開展了以“文明養寵‘疫’起行動”為主題的寵物免費注射狂犬疫苗活動。
婦女議事會,是大亞灣區婦聯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引導婦女群眾參與基層民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婦女群眾參與基層治理能力的又一舉措。
今年8月,區婦聯制訂下發了《大亞灣區婦女議事會實施方案》及《大亞灣區婦女議事會制度》,要求婦女議事會由村(社區)婦聯主席召集并主持,因時、因地、因事采用定期議事、一事一議、要事隨議的方式和集中議事、現場議事、走訪議事、上門議事、接待議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每季度議事1~2次。
大亞灣區霞涌街道霞涌村婦聯組織討論“關于兒童的暑期安全問題”、西區德惠社區集中討論“如何加強居民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視和支持”、西區塘尾村討論“如何帶動群眾進行垃圾分類”、澳頭海濱社區倡議“共建兒童安全防護網”……議事會制度下發后,大亞灣區基層婦聯迅速組織實施,一場場切中社區群眾難點、痛點問題的婦女議事會在各村(社區)開展,參會的基層婦女群眾代表各抒己見,金點子頻出。
截至目前,全區基層婦聯已組織實施了61場婦女議事會,議事內容涉及村(社區)貫徹落實上級婦女工作部署的具體措施、婦女群眾關心的生產生活熱點難點問題、婦女群眾對本村(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等。
“婦女議事會的開展提升了婦女群眾參政議政的能力,暢通了婦女群眾的訴求渠道,讓更多的婦女群眾有了話語權,撐起一片美麗和諧半邊天。”黃敏說。
“1+10”聯系制度提升聯系服務群眾實效
今年初,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大亞灣區婦聯率先發動各級婦聯執委,采取定時走訪、電話、微信等形式,就近聯系貧困、殘疾、留守婦女兒童以及單親母親等重點對象,及時給予幫助和關愛,并嚴格做好登記存檔,每周一次向區婦聯報告。
記者在一份今年3月2日~6日的《大亞灣區疫情期間各村(社區)婦聯執委聯系重點群體情況匯總表》上看到,表格中詳細記錄了每位婦聯執委所聯系的每一位群眾的信息,以及聯系方式和群眾反饋的具體情況,一位執委一般聯系對接三到五位群眾。僅這份表格中,共有110多位村(社區)婦聯執委聯系了420多位重點對象。大亞灣區各級婦聯組織及執委面對疫情堅守信念、敢于擔當、迎難而上聯系服務群眾的工作作風向社會展現出“戰疫玫瑰”的風采,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為更好地發揮各級婦聯執委作用,提升聯系和服務婦女群眾實效,今年8月,大亞灣區制訂并下發了《大亞灣區發揮各級婦聯執委作用工作制度》,進一步通過制度的形式將基層婦聯執委積極聯系婦女群眾開展婦女工作進行了強化。
據了解,該制度就婦聯執委引領婦女、服務婦女和聯系婦女等任務,提出實行“1+10”聯系制度,即按照就地就近、便于聯系、經常聯系的原則,1名婦聯執委聯系至少10名婦女兒童(含貧困、殘疾、留守婦女兒童以及單親母親等群體),每月不少于2次上門走訪,并按要求做好記錄。截至記者交稿時,全區基層婦聯執委聯系婦女群眾2980多次,為婦女群眾辦實事好事70多件。
創投大賽
創投大賽是區婦聯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實施“破難行動”、提升婦聯執委能力的創新舉措。截至今年7月,兩屆創投大賽共在18個村(社區)支持孵化了20多個婦女兒童家庭服務項目,培育基層婦聯執委200多人,聯系并服務的群眾數量過萬人。日前,第三屆大賽已經啟動。
婦女議事會
婦女議事會由村(社區)婦聯主席召集并主持,因時、因地、因事采用定期議事、一事一議、要事隨議的方式和集中議事、現場議事、走訪議事、上門議事、接待議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每季度議事1~2次。截至目前,全區基層婦聯已組織實施了61場婦女議事會。
“1+10”聯系制度
“1+10”聯系制度,即按照就地就近、便于聯系、經常聯系的原則,1名婦聯執委聯系至少10名婦女兒童(含貧困、殘疾、留守婦女兒童以及單親母親等群體),每月不少于2次上門走訪,并按要求做好記錄。截至記者交稿時,全區基層婦聯執委聯系婦女群眾2980多次,為婦女群眾辦實事好事7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