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服務站里,專業團隊入駐為婦女維護權益;網絡平臺上,“小惠姐”用短視頻宣傳與心理和婚戀有關的法律知識;村居工廠里,融入法律知識的情景劇深受群眾歡迎……作為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惠州市婦聯一直積極發揮婦聯組織教育引導、聯系服務、依法維權等優勢和職能,縱橫聯動、創新形式、精準服務,創建平安和諧美麗家園,助力法治惠州建設,引導廣大婦女群眾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巾幗力量。
完善機制
依法維護婦女權益
前不久,鄭云(化名)將一面寫著“無私援助解憂難 真情溫暖娘家人”的錦旗送到市婦聯,她還高興地告訴工作人員,她已順利找到一份工作,開啟了新生活。
精神抖擻的鄭云和半年前判若兩人。鄭云的改變,得益于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惠州站)(以下簡稱“婦女服務站”)的幫扶和援助。去年11月,鄭云來到婦女服務站哭訴,她結婚十多年,長期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前幾年丈夫出軌,兩人經常吵鬧,并多次遭到家暴。最終,鄭云提起離婚訴訟,法院一審判決雙方離婚,但她因不懂法律,沒有收集證據,沒有獲得應有的權益。“我沒有收入,不知該怎么辦。”焦慮的鄭云找到了惠州婦女服務站。
依法維護婦女權益是婦聯的神圣職責,也是婦聯組織在社會治理領域發力的重點。2011年啟用的婦女服務站,經過近10年建設,已經建立并不斷完善了維權工作機制,能夠鏈接多方資源為婦女“一站式”解決實際問題。
深入了解鄭云的情況后,婦女服務站工作人員聯系心理咨詢師疏導鄭云,然后通過法律援助和多方聯調維護鄭云的合法權益。最終,市婦聯為鄭云多爭取了40多萬元的利益。
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聯系黨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惠州婦聯組織積極探索新時代婦女維權新路徑,多措并舉扎實開展各項維權服務工作,滿足婦女群眾新需求,努力在社會治理中作出積極貢獻。
預防和化解相結合,源頭維權更有力度。市婦聯建立完善主席接訪日制度,加強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及四級信訪網絡建設,暢通婦女訴求表達渠道;指導7個縣(區)建立婚調委,并依托當地相關陣地建立50個鎮(街)婚調室,選聘法律、心理、婚姻家庭專業人員組成調解員隊伍,著力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維護家庭穩定和社會和諧。
精準和延伸相結合,回應需求更加到位。市婦聯根據外來女工、單親母親、患病婦女、農村青春期少女等群體特點和不同需求開展精準服務;依托婦女服務站,開展法律援助、調解、心理輔導等專業化服務;加強與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的合作,多元化延伸服務。
創新形式
提升普法宣傳實效
普法維權宣傳也是維護婦女權益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普法教育工作涉及面廣,服務對象結構多元化,普法需求呈個性化等特點,市婦聯積極發揮“聯”字優勢,創新形式,切實扛起依法維護婦女權益的大旗,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市婦聯積極推動建立政府部門主導的聯動機制。牽頭或參與《惠州市家庭暴力案件處置工作聯動機制》《“法援惠民生,助力婦女兒童發展”法律援助品牌建設實施方案》《預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機制》《惠州市未成年人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等多個聯動機制的制定,整合資源,借勢借力,推進與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相關法律的普及和執行落實。
為多渠道全方位進行普法宣傳,市婦聯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快捷廣泛傳播的優勢,打造“惠州女性官微+惠州婦女網+惠州婦聯抖音號+空中電臺+網絡直播”五網一體模式,構建“互聯網+法治宣傳”新格局。在疫情防控時期,市婦聯在“三八”婦女節期間開展“線上健步行”活動,將普法維權宣傳融入網絡游戲中,吸引10萬人次參與。今年6月啟動的《小惠姐說——惠州婦女“互聯網+”普法宣傳與心理服務項目》入選2020年省創新性維權服務項目,該項目將制作20個短視頻,以接地氣的方式引導婦女群眾學習法律、心理知識,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共建共享
創建平安家庭促進和諧社會
家和萬事興,平安促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平安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婦聯參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工作領域。近年來,惠州市婦聯圍繞“家”字,做足“平安”文章,將平安工作延伸到每個家庭,將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消除在最小單元內,以“小家和諧”促進“大家平安”。
為增強平安家庭創建宣傳的深度和廣度,提升知曉率,市婦聯與律師事務所合作開展重點維權法律巡回講座,將《反家庭暴力法》等普法知識送到農村和社區;通過招募大學生志愿者組建公益劇團,編排聚焦婆媳關系、家庭婚姻、親子教育等常見問題的普法劇、心理劇到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巡演。
根據現有的婚姻家庭糾紛呈現易發多發、易激化、調處難等新特點,市婦聯大膽創新,于去年底開始實施婚姻糾紛預防化解試點項目,采用“政府主導+婦聯指導+社會協同+專業介入”的方式對有矛盾的家庭開展普法、調解、援助、關愛等服務。項目開展以來,精準服務目標人群500多人次,深度跟進個案42個,有效助推當地因家庭糾紛轉化為治安和刑事案件比例的降低,助力平安惠州建設。
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積極發揮婦聯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進一步推動和諧家庭、美麗家園建設,以“一家和”帶動“家家和”,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彰顯擔當作為。
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黎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