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一名出生僅2天的寶寶,在進行常規新生兒眼底篩查時,被篩查出視網膜母細胞瘤。據了解,這是一種在嬰幼兒眼病中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惡性腫瘤,因篩查及時,給予積極治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據了解,新生兒先天性和發育性眼疾是引起新生兒致盲、弱視的主要原因,如果新生兒眼底病不能在早期發現,就會錯過了疾病治療的“關鍵期”和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從而給孩子、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眼疾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干預,是能夠有效降低兒童致盲或致殘率的。
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黃姿表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新生兒眼部檢查對于醫生和家長而言,可以發揮促進嬰幼兒眼部健康的積極作用。作為綜合新生兒的健康檢查的一部分,早期眼部篩查發現病變,將非常有價值。相對于聽力障礙的發病率0.2~0.4%和新生兒代謝疾病如苯丙酮尿癥患兒發病率約1/11000來說,眼底疾病的發病率可高達6%,這使得眼底篩查顯得更有必要。
“一些新生兒眼底疾病具有時間敏感性,如果發現晚了,錯過了有效治療的最佳時期,將會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害。”例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在3期病變開始后,眼底分界線的嵴上發生視網膜血管擴張增殖,病情發展較快,可能短期內就會引起視網膜脫離,是兒童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黃姿指出,新生兒無法像成人那樣表達眼部或視覺障礙,只有通過醫生檢查,新生兒的眼底疾病才可以被檢測到。她提醒,為了寶寶能擁有健康明亮的眼睛,父母一定要重視新生兒眼底篩查!
惠州日報記者黃婷 通訊員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