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現場了解蛇類危害防控及救治知識。 記者游璇鈺 攝
6月20~21日,惠州市林業局聯合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惠城區自然資源局在惠州植物園開展林區安全生產與蛇類危害防控科普宣教活動。活動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科學防控蛇類危害 共建安全和諧家園”為雙主題,緊扣2025年“安全生產月”工作部署,聚焦林區安全管理與毒蛇危害防控,通過多元科普形式為市民送上安全知識“錦囊”,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安全格局。
6月是全國“安全生產月”,林區作為安全生產的重點區域,其安全管理與災害防控至關重要。此次活動立足惠州本地林區特點,針對夏季蛇類活動頻繁、野外安全隱患增多的實際情況,將安全生產與蛇類危害防控作為核心內容,旨在通過科普宣教提升公眾的安全意識與應急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林區與城市交融的區域,科學防控蛇類危害、普及急救知識能夠有效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惠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活動現場,內容豐富的展板、宣傳欄與循環播放的宣傳視頻成為“流動課堂”,系統展示了林區安全生產注意事項、溺水急救措施、蛇類危害防控及救治知識。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科普手冊,詳細講解毒蛇與無毒蛇的辨別方法、野外遭遇蛇類的正確應對方式,以及被蛇咬傷后的緊急處理步驟,如保持冷靜、避免劇烈運動、記住蛇的特征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等。
同時,活動還聚焦“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引導市民關注植物園及周邊林區的環境安全,如警示標識是否清晰、水域防護設施是否完善等,鼓勵公眾參與到安全隱患排查中來,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氛圍。不少市民表示,通過活動學到了很多“干貨”。“以前遇到蛇會很慌張,現在知道了正確的處理方法,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參與活動的市民說道。
此次活動不僅為市民送上了實用的安全知識“大禮包”,也為林區安全生產與生態保護工作搭建了公眾參與的橋梁。接下來,我市林業部門將持續推進安全科普進社區、進學校、進林區,不斷夯實安全基礎,為惠州筑牢生態安全與生命安全的雙重防線。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李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