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積極探索DeepSeek先進技術本地化應用,開展本地語料知識庫搭建(公共、專題、行業等)、場景挖掘等。該局迅速成立“DS+惠民速辦”場景應用專班,并于2月12日完成DeepSeek在政務云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將AI技術率先與12345熱線融合創新,以AI技術賦能民生訴求響應,助力12345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占據先機,探索從“民意感知”到“服務提質”的智能化升級,為政務熱線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范本,將為市民提供更高效、精準、溫暖的政務服務體驗。
技術筑基:AI全鏈路應用推動效率與質量雙提升
惠州12345熱線作為市民與政府溝通的核心橋梁,年均受理訴求超200萬件。面對龐大的服務需求,傳統人工處理模式面臨效率與精準度的雙重挑戰。為此,惠州引入DeepSeek大模型技術,構建覆蓋“智能知識庫—智能應答—智能輔助分撥—智能跟進”的全鏈條AI賦能體系。
智能知識庫2.0:政策文件上傳后,DeepSeek自動解析條款并構建關聯知識圖譜,話務員通過自然對話提問即可秒級獲取精準答案,有效提升知識條目調用效率。
智能應答:通過實時語義分析精準理解市民訴求核心,自動匹配知識庫中的政策依據與解決方案,為話務員提供動態應答建議,輔助話務員快速響應復雜咨詢。
智能輔助分撥:通過實時提取通話中的關鍵要素(時間、地點、事件類別、訴求詳情等),自動填充至標準化工單模板,提高書寫效率,大幅壓縮人工的補錄率,確保工單信息完整性與準確性。
智能跟進:通話結束后,DeepSeek自動生成結構化摘要(含問題描述、處理建議、關鍵時間節點等),話務員可一鍵導出并同步至回訪系統,市民訴求得到有效跟進與回訪。
數據賦能:智能標注
驅動政府部門科學決策
AI驅動的“未訴先辦”模式通過輿情分析預判熱點問題,主動介入解決隱患,推動政務服務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治理”。
基于DeepSeek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系統自動為工單標注領域標簽、場景標簽,生成熱點問題趨勢報告,提升訴求分類效率和數據分析精準度,輔助政府部門優化資源配置,助力科學決策。
同時,DeepSeek對高頻訴求進行實時聚類分析,自動識別集中性、群體性事件,觸發輿情預警并推送至承辦部門,助力政府提前介入處置。
持續探索:打造政務服務新樣本
“引入DeepSeek不是代替人工,而是深化‘人機協同’服務。”惠州市12345熱線負責人介紹,“AI技術解決的是標準化問題,釋放出來的人力資源更加專注解決個性化難題,大模型技術實現服務資源的最優配置,實現‘速度’與‘溫度’的完美結合。”
接下來,市政務和數據局將在“DeepSeek+政務熱線”的探索基礎上,開展“DeepSeek+政務應用”的深度探索,通過Deepseek與政務OA結合,提升政府機關行政辦公效率;Deepseek與政務服務平臺結合,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精準化水平等,推動DeepSeek技術與“一網統管”“跨部門協同”等場景深度融合,探索打造“泛在可及、智慧精準、公平普惠”的政務服務生態體系,為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貢獻“惠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