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帶領全市各級各部門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狠抓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落實,加快推進“放管服”等各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落地,積極應對和消除下行壓力,效果漸顯,全市經濟發展總體平穩,投資實現較快增長,消費市場信心增強,保持了長期向好趨勢。
據省統計局核定,上半年惠州地區生產總值2089億元,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94.05億元,同比增長2.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68.35億元,同比增長2.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26.77億元,同比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為4.5:51.1:44.4。
一是農業生產形勢保持平穩。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4.98億元,同比增長2.6%,比一季度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3.8%、4.6%、-9.4%、9.4%、4.4%。
二是工業生產當月回升。6月當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比5月當月(-1.3%)上升2.4個百分點、比4月當月(-2.1%)上升3.2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05.92億元,同比增長2.2%,比1-5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行業增加值319.39億元,同比增長-0.5%,比1-5月回落0.5個百分點;石化行業增加值162.18億元,同比增長-2.1%,比1-5月回落1.5個百分點。
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4%,比一季度上升5.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速自2017年一季度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4%,比一季度上升22.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9.1%,比一季度回落23.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8.8%,比一季度上升4.4個百分點。
四是商品房銷售面積小幅下降。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739.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比1-5月上升4.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801.02億元,同比增長-4.6%,比1-5月上升3.2個百分點。
五是市場消費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1.10億元,同比增長8.6%,比一季度上升0.6個百分點。從消費品零售四大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同比增長7.1%、零售業零售額同比增長9.2%、住宿業零售額同比增長0.1%、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7.4%。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分別比一季度上升1.5、0.4、0.3、0.4個百分點。從消費品主要類別看,成品油零售額80.13億元,同比增長7.0%,比一季度回落3.6個百分點;汽車零售額95.75億元,同比增長1.1%,比一季度上升6.6個百分點;綜合零售企業30.35億元,同比增長4.4%,比一季度上升1.9個百分點。
六是外貿進出口小幅上升。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80億元,同比增長-9.7%,比1-5月上升0.8個百分點。其中,外貿出口930.32億元,同比增長-5.6%,比1-5月上升0.2個百分點;外貿進口450.08億元,同比增長-17.2%,比1-5月上升1.6個百分點。
七是稅收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我市稅收總額646.82億元,同比增長10.3%,比一季度回落19.2個百分點。其中國內稅收514.30億元,同比增長10.4%,比一季度回落16.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石化行業實現稅收105.65億元,同比增長45.8%,比一季度回落117.7個百分點;電子行業實現稅收49.48億元,同比增長-27.9%,比一季度回落9.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稅收收入239.5億元,同比增長12.9%,比一季度上升1.7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增長緩中趨穩。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33億元,同比增長3.1%,比一季度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146.54億元,同比增長2.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9.54億元,同比增長14.2%,比一季度上升10.3個百分點。
八是金融存、貸款余額增長平穩。6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474億元,同比增長9.2%,比3月末回落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5,珠三角第6。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448億元,同比增長22.0%,比3月末回落2.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2,珠三角第2。
九是物價溫和上漲。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同比上漲2.2%,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7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指數累計同比上漲2.6%,漲幅比一季度擴大1.2個百分點。從八大類構成看,呈現“六漲二降”,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5.0%;衣著類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1%;居住類上漲2.6%;醫療保健類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0.9%;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0.7%。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市經濟處于平穩發展區間,經濟長期向好的因素在不斷累積,但全市仍面臨著工業重大企業的產能外遷、中美貿易摩擦等內外多重挑戰的負面影響。下半年,全市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全省上半年經濟形勢研判會暨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專題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統籌做好“六穩”工作,保持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附注:
(1)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口徑已含R&D支出。
(3)根據最新行業分類標準,第一產業不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不包含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第三產業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4)財政數據來源于市財政局;稅收數據來源于市稅務局;金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價格指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
(市統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