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財會監督工作,現將《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惠州市財政局
2024年3月28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及《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惠州財會監督工作,現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工作措施。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為出發點,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突出政治屬性,強化財經紀律剛性約束,加大重點領域財會監督力度,完善工作機制,嚴厲打擊財務會計違法違規行為,提升財會監督效能。到2025年,構建起分工明確、責任明晰的財會監督體系;基本建立起橫向協同、縱向聯動、貫通協調的財會監督工作機制;財會監督制度更加健全,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監督隊伍素質不斷提升,財會監督職能作用更好發揮,為服務惠州高質量發展大局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二、進一步健全財會監督體系
(一)加強黨對財會監督工作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財會監督全過程各方面,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貫徹落實。建立市級財會監督協調工作機制,由市財政局牽頭負責統籌謀劃全市財會監督工作,并加強對下級財會監督工作的督促和指導。
(二)依法履行財會監督主責。市財政部門是本級財會監督的主責部門,要牽頭組織對本級財政、財務、會計管理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
1.加強預算管理監督,推動構建完善綜合統籌、規范透明、約束有力、講求績效、持續安全的現代預算制度。加強對預算編制的審查和監督,確保各部門各單位編制本部門年度預算切實保障好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點項目資金需求,不得留下“硬缺口”。嚴格落實預算調整調劑程序,依托“數字財政系統”,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監督,加強對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的監控。加強對財稅法規政策、財經紀律執行的監督,嚴肅財經紀律。
2.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深入推動“三年滾動”的預算績效管理提升工作,構建以目標為導向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逐步建立“1套指標,3條主線,5項掛鉤”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做好績效運行監控、開展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進一步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效能。
3.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依托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發揮監測預警成果運用,結合國有資產月報、年報工作和國有資產報告工作,強化國有資產日常監督。督導部門和單位貫徹實施好國家、省和我市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履行資產管理職責,設置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臺賬,及時確認資產價值及辦理資產權屬登記,及時進行資產盤點、對賬、核銷處置資產的相關資產臺賬信息,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高效使用。
4.加強對政府采購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管。按照上級統一部署開展專項整治或監督評價工作,加強對政府采購領域的監管力度;依托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加強動態監管,規范政府采購行為。
5.加強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監督,督促指導各單位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和監督檢查工作,督促單位定期開展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制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分析、審核和評價工作,強化評價結果運用。
6.加強對會計行為的監管,規范各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依法對本地區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和其他組織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重點關注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不斷提高會計資料管理水平,規范會計行為。
7.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質量的監督,規范行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做好有關中介機構等存續條件檢查工作;指導中介機構加強一體化管理,并加強對一體化管理情況的綜合評價和檢查工作;依法對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代理記賬機構開展執業質量檢查。
?。ㄈ┮勒辗ǘ氊煂嵤┎块T監督。市各有關部門要依法依規強化對主管、監管行業系統和單位財會監督工作的督促指導。
1.加強對所屬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督,強化預算約束。認真落實我市預算管理改革有關要求,堅持先有項目后有預算,先有預算再有執行,沒有預算不得執行,嚴格控制年初無預算的支出行為。
2.加強對資產評估行業的監督,推動資產評估行業高質量發展。市財政部門、住建部門、自然資源部門、商務部門、銀保監部門按照《資產評估法》明確的職責要求,分別對資產評估、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礦業權評估、舊機動車鑒定估價、保險公估等六大類評估領域加強監督管理,對評估機構和評估專業人員的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將處罰情況及時通報有關評估行業協會,并依法向社會公開。建立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引導市場主體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選聘評估機構機制,營造良好的執業環境。
3.加強對歸口財務管理單位財務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嚴格財務管理。各部門每年對下屬管理單位的監督檢查覆蓋面不得少于30%。市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銀行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按照會計法賦予的職權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規范會計行為。市文化資產、科技、工業和信息化、教育、衛生健康、國資監管、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主管行業財會監督工作的督促和指導,促進行業財會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ㄋ模┻M一步加強單位內部監督。各單位要加強對本單位經濟業務、財務管理、會計行為的日常監督,結合實際建立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內部財會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體系。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財會監督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財會工作和財會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各單位應明確承擔財會監督職責的機構或人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每年至少開展1次財會監督檢查,涉及財政、財務、會計重要事項的會議,應安排財會監督機構負責同志列席。財會人員要加強自我約束,遵守職業道德,拒絕辦理或按照職權糾正違反法律法規的財會事項,有權檢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ㄎ澹┌l揮中介機構執業監督作用。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代理記賬機構等中介機構要嚴格依法履行審計鑒證、資產評估、稅收服務、會計服務等職責,確保獨立、客觀、公正、規范執業。加強執業質量把控和風險分類防控,持續提升一體化管理水平。規范承攬和開展業務,嚴禁串通舞弊、偽造證據或事由、出具不實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向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報告執業中發現的問題,出具的報告和舉報的線索可作為實施穿透式監管的重要參考。
(六)強化行業協會自律監督作用。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稅務師協會、銀行保險業協會、證券業協會等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執業機構能力培訓和專業技術指導,促進持續提升財會信息質量和內部控制有效性。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管理機制,推動行業信用結果有效運用。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強日常監管和行業自律監管,運用信用記錄、警示告誡、公開曝光等措施加大懲戒力度,完善對投訴舉報、媒體質疑等的處理機制,推動提升財會業務規范化水平。
三、完善財會監督工作機制
?。ㄆ撸┘訌娯敃O督主體橫向協調。
1.構建財政部門、有關部門橫向協同工作機制。市財政、稅務、人民銀行、國有資產監管、銀行保險監管、證券監管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密切協同,在重大政策制定執行、重大問題處理等方面探索建立會商和綜合執法機制,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效能。
2.建立部門與行業協會聯合監管機制,推動行政監管與自律監管有機結合。建立財政、稅務等部門及相關協會聯合監管機制,深化部門與行業協會聯合監管范圍,探索合作開展對監管中介機構的執業質量分析和執業準則實施情況持續反饋機制。中介機構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準則制度進行執業,并在協同配合財會監督中發揮專業作用。建立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向主管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舉報財會違法行為的機制并暢通舉報渠道。加大宣傳教育,鼓勵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積極向主管部門報告執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ò耍娀v向聯動。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向省級對應部門的請示報告,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本級財會監督工作,并加強對縣區對應部門的業務指導。建立財會監督重大事項報告機制,及時向市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反映財會監督中發現的重大問題。
(九)推動財會監督與巡視巡察監督、紀檢監察監督、機構編制監督貫通協調。加強與巡察機構協作,建立重點監督協同、重大事項會商、線索移交移送機制。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貫通協調,探索建立重大問題聯合檢查機制,充分發揮財會監督專業力量作用,及時發現深層次、隱形變異問題線索,提升發現問題的精準性。加強與機構編制部門協作,探索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共享模式,依法依規依紀對擠占挪用財政資金及其他資金為超編人員安排經費等違規行為查處。
?。ㄊ┘訌娯攲徛搫印M苿咏⒇敃O督與審計監督協同聯動機制。加大監督計劃互通、信息共享和成果公用力度,增強工作合力。各部門在內部財會監督或內部審計作出的監督(審計)結論,財政或審計部門在核實后可以直接使用。
(十一)強化與其他監督協同。加強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的配合協同,完善預算監督聯網工作,分步推動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與數字政府公共財政綜合管理平臺聯網,加強預算、執行、決算全過程監管,進一步提高監督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依托惠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暢通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渠道,建立財會監督投訴舉報、受理、查處、跟蹤、整改工作機制。
四、創新財會監督方式方法
(十二)加強推進財會監督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按照省統一部署探索開展財會監督數字化監控和人工智能應用,提升監管效能。依托數字政府公共財政綜合管理等信息化平臺,將財會監督要求實質性嵌入預算管理全流程,探索開發財會監督典型應用場景,加強對財政重點業務和重大財政運行風險的監控預警和智能分析,為監督工作賦能增效。
(十三)優化監督模式與方式方法。靈活運用檢查核查、評估評價、監測監控、調查研究等方式開展財會監督,前移監督關口。推動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現場監督與非現場監督、線上監督與線下監督、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對資金、資源、資產的管理使用開展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實現監督與管理有機統一。
五、提升財會監督工作成效
?。ㄊ模┘訌娯敃O督結果應用。完善監督結果公告公示制度,對違反財經紀律的單位和人員,加大公開曝光力度。推動有關部門、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將中介機構行業懲戒信息作為重要參考,將財會監督結果作為預算安排和規范管理的參考依據。
?。ㄊ澹┘哟罂己霜剳土Χ取⒇敃O督工作推進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對貫徹落實財會監督決策部署不力、職責履行不到位的,嚴肅追責問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完善財會監督人才激勵約束機制。
六、保障措施
?。ㄊ┘訌娊M織領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協同配合,及時推進財會監督有關重要事項,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和財務人員加強對財會法律法規和財經紀律要求的學習。
(十七)加強財會監督法治建設。嚴格執行預算法、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資產評估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深化政府會計改革,增強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效果。深入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規范財會監督人員依法行政行為。
(十八)加強財會監督隊伍建設。健全財會監督和執法檢查隊伍,加強專業化建設。各部門應配備與財會監督職能任務相匹配的人員力量,加強財會監督人才培訓教育,為財會監督提供人才保障。有條件的行業協會可建立本行業財會監督專家庫,加強行業財會監督人才培養。
?。ㄊ牛┘訌娦麄饕龑АT谝婪ê弦?、安全保密等前提下,大力推進財會信息公開工作,提高財會信息透明度。強化財會從業人員執業操守教育。加強財會監督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貫徹和解讀引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營造財會監督工作良好氛圍。
【政策解讀】關于《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措施》的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