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財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夯實資金保障、優化資金分配、強化監督管理上持續發力,推動我市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提速增效。
一、夯實資金保障,破解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難題。持續強化財政資金投入。在保障我市2022年率先全省全域建成“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的基礎上,聚焦服務“百千萬工程”,繼續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2023-2024年累計安排市級以上補助資金11.6億元,保障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攻堅任務全面落實。推動構建多元化籌資機制。積極引導縣區因地制宜拓寬農村公路建養籌資渠道,探索農村公路與產業項目“共建共享”模式,著力爭取專項債券、鄉鎮自籌資金等。如,支持龍門縣爭取1500萬元專項債券資金投入龍田鎮舊梁、長坑片區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博羅縣泰美鎮統籌自有資金200萬元拓寬美化建設車村村Y435主干道等。
二、優化資金分配,提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效益。提高養護資金補助標準。2022年起,將市財政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補助由每年1200元/公里提高至縣道3000元/公里、鄉道1500元/公里、村道900元/公里,激勵縣區建立健全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長效機制,有效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壽命,真正實現農村公路“從無到有”到“從有到優”的轉變。建立健全資金分配績效導向。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將農村公路工作績效考評結果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如,采取“公路里程+上一年度績效考評結果”的方式,對各縣(區)2023年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進行分配,倒逼各縣(區)落實績效管理主體責任,切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三、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規范。規范項目立項源頭。會同交通主管部門抓好項目入庫管理,合理設置入庫規則,加強對縣區項目規范入庫的督促指導,優先保障已做好開工準備、能夠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并具備支付條件的農村公路項目。強化預算執行監管。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納入省、市十件民生實事資金及涉農統籌資金管理范圍,作為重點關注資金強化監督管理,定期通報資金支出情況,確保資金規范、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