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是手段,改善民生是目的。2012年,惠州成為全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首個試點市以來,按照底線均等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重點突破,區分輕重緩急,優先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公共服務需求,編織起基本公共服務安全網,努力實現底線公平。
一是界定范圍,明確保障底線。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堅持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突出?;咎攸c,將有限的財力優先用于底線民生、基本民生、熱點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建立起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等30項底線均等保障項目,努力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方面有所突破。如,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教師待遇兩持平一鼓勵;,率先對全市農村學校住宿學生提供住宿費補助;推出一個都不能少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項目,通過社會資金資助了全市1253名學生,實現了確保不能有人因為貧困上不起大學的目標;推進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建設,全市67個鄉鎮實現規范化中心幼兒園覆蓋率100%,提前一年完成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的工作任務;在全省率先完成了30萬以上戶籍人口的縣(區)全部建成一所特殊學校的任務,特殊學校毛入學率達到93.5%,基本解決了殘疾人群的入學問題。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新生兒疾病篩查、農村婦女葉酸補服等服務,全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遠低于國家和省的要求,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新生兒代謝病、聽力篩查率、婚檢率全省領先。在全省率先實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費管理治療,全市計劃2012-2014年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為全市9000余名貧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費抗精神疾病基本藥物治療,為500余名關鎖肇事肇禍病人提供免費住院服務。提前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9.6萬人,45周歲以上參保率達到100%;60周歲以上領取待遇人數100%。
二是系統設計,編織保障網絡。按照“全面覆蓋、制度對接,標準提高、差距縮小,質量改善、持續高效的總體要求,設置了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生態環保、農村公用設施、社會安全、社會管理等12個專題,共有48大類、208項目標任務,全面涵蓋了省方案提出的所有項目和目標任務,其中65項在全省率先實施,56項高于省定標準,87項按省標準實施,編織成了一張托底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網。如,在全省率先推進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規范化建設,2012年全市30%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經建成規范化學校;統一全市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小學不低于550元/生.年,初中不低于750元/生.年,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在省定標準上有所突破。實現醫療機構門診病歷一本通、兒童預防接種一地建卡、異地接種全覆蓋;市、縣、區急救半徑5-10公里以內,農村急救半徑10-30公里以內,120急救服務全覆蓋;將孕產婦、兒童、老年人、企事業單位人員及公務員、異地務工人員和艾滋病、肺結核、高血壓、糖尿病、六種重性精神疾病等慢非病人納入健康管理工作,基本實現健康管理全覆蓋。農村客運服務提前實現全市100%鎮有站、100%符合通客車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和100%有候車亭,提前100%完成縣道改造和省級貧困村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任務。出臺《惠州市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二次補償工作方案》,將大病保險二次補償的起付線從1.5萬元降低至1萬元,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95%,處于全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