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財政局積極發揮財政監督職能,統一協調和整合農業、工貿、行政政法、社保、教科文等業務科室監督檢查力量,形成監督合力,有力推動財政專項資金檢查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財政“大監督”格局初步構成。
一、扎實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檢查工作
一是對2015-2016年度中央、省、市財政水庫移民資金組織了自查和重點檢查。重點檢查了惠陽區和惠東縣,涉及資金分別為2,370.84萬元、10,657.76萬元;抽查發現部分項目未進行竣工驗收和決算、項目檔案管理需加強完善等問題。同時,開展了惠東縣、龍門縣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抽查發現扶貧資金未及時撥付使用、資金滯留問題較嚴重、村委會支付資金程序不規范、工程項目未按規定進行招投標和工程預決算審核、未取得合規發票入賬等問題。
二是對2015-2016年度中央、省和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組織了自查和重點檢查。重點檢查了包括“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90戶使用財政專項資金的企業、單位承擔的99個項目,涉及資金28,404.64萬元;抽查了信利公司兩個“4.5代AMOLED生產線建設項目”,涉及資金36,600萬元。經抽查發現,部分用款單位存在少量資金未使用完畢等問題。
三是對2015-2016年度法治副主任專項經費和惠州港沿海集裝箱業務發展扶持資金組織了自查和重點檢查。重點檢查了法治副主任專項經費省轉移支付及市配套資金,涉及資金2,403.35萬元;抽查發現市級沒有建立法治副主任考核成績登記表,考核主要是依靠縣(區),抽查核實力度不足,以及經費使用較為平均主義、專項資金的激勵效益不夠明細等問題。抽查了惠州港沿海集裝箱業務發展扶持資金,涉及資金5,255.04萬元;抽查發現存在專項資金支出進度緩慢、部分審核所需資料有所缺失、年初預算資金測算精準度不足等問題。
四是對2015-2016年度復退軍人優待(解六難)經費和兩癌篩查經費中央、省、市補助資金組織了自查和重點檢查。重點檢查了惠東縣和博羅縣,其中惠東縣涉及資金分別為563.53萬元、763.27萬元,博羅縣涉及資金分別為729.49萬元、899.08萬元。抽查發現存在資金清算不夠及時、監督力度有待加強等問題。
市財政局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迅速制定系列整改意見,督促被查單位予以認真整改落實,同時督促業務主管部門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進一步構建財政“大監督”格局
2018年,市財政局將在構建財政“大監督”格局上進一步發力,進一步整合力量,強化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形成常態。一是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風險意識,開拓進取 ,勇于擔當,切實履行財政監督檢查職能,形成監督檢查規范化、常態化,進一步筑牢財政資金安全和財政干部安全“雙防線”。二是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規范財政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惠財監〔2018〕1號)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年度檢查項目,按照“統一組織實施、統一規范程序、統一審理復核、統一處理處罰”的要求,扎實組織開展專項資金檢查工作,確保檢查任務有序、有效完成。三是加大重點檢查力度,科學統籌安排時間,組建精干檢查隊伍,嚴格按程序組織實施,深入查找存在問題,提升檢查質量和效率,依法依規處理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切實防范財政執法檢查風險,確保監督檢查取得實效。四是結合專項檢查,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摸清專項資金管理現狀,查找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分析問題原因,舉一反三,不斷健全完善專項資金監管機制,進一步提升專項資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