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深入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契機,不斷加大在改善老年人生活條件、推行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惠老安康工程等方面的資金投入,進一步提高全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廣大老年群體充分享受發展改革成果。
一是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敬老優待政策。我市實行高齡老人政府補貼制度,發放空巢老人政府津貼。2016年,市財政安排5190萬元,對80-89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生活補貼100元,90-99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生活補貼200元,10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補貼500元;安排空巢老人政府津貼21.12萬元,對具有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以上及長期患病、生活困難且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給予每人每月200元政府津貼,用于支付社會服務機構或者鄰里為其提供助老服務的費用。
二是推進市、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在前期大力支持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2016年市財政繼續安排1700萬元用于建設。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成后,將為我市三無老人、中低收入老人及其他有需求的社會老年人提供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醫療保健、文化娛樂服務。同時,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支持縣(區)新建社會養老服務場所,對各縣(區)新建的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給予一次性補助500萬元。
三是大力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出臺了《惠州市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扶持資助辦法》,建立民辦養老機構新增床位和運營補貼制度。市財政設立獎補資金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床位補貼,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對總床位數達到100張(含100張)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新增床位按照每張床位10000元、分5年給予新增床位建設資助。
四是支持試點推行居家養老服務。為鼓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2016年,市財政安排200萬元用于全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安排114萬元作為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經費;安排360萬元以發放養老服務券形式,對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的失能低保老人,提供每月300元的養老服務補貼,以政府向助老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失能低保老人提供助老服務。
五是支持實施銀鈴安康行動。實施銀鈴安康行動,由政府出資為本市戶籍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有助于拓寬養老保障渠道,減輕政府和個人負擔,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016年市財政安排263萬元,為全市70周歲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進一步增強老年人抵御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