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通基本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基層公共服務事項“群眾辦事不出村”的“一網式”辦理、“一門式”服務,市財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動作為,狠抓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依時完成建設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抓統籌協調。在全省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動員會后,我市成立了基層公共綜合平臺建設領導小組,市財政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積極配合市委基層辦編制出臺《惠州市推進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工作方案》;加強與市發改、編辦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明確建設任務,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
二是抓經費保障。科學測算全市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和維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明確經費保障渠道。縣、鎮服務中心建設費用由各縣(區)負責;村(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費用由市、縣(區)民政部門按照“六個一”工程中建設一個公共服務站的標準,由原項目渠道籌措資金;網絡平臺建設完善費用按原網上辦事大廳經費籌集渠道負擔;運行費用采取“省市補助、以縣為主”的籌集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各級財政資金累計投入43481萬元,為高效保質地完成全市綜合平臺建設任務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三是抓點面結合。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積極爭取將博羅縣納入全省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第二批試點范圍,加強組織領導,將博羅縣試點打造成精品工程、示范樣板,博羅縣試點做法和經驗被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新聞聯播報道。在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及時組織召開全市綜合平臺建設現場推進會,全面推進全市綜合平臺建設。在推進中,堅持按照《關于全省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站)建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實際倒排工作清單,深化責任落實。
四是抓規范建設。嚴格按照省關于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和考核標準,狠抓硬件和軟件建設,構建起縣、鎮、村(社區)三級聯動、規范統一的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信息系統,實現了“五個統一”(機構人員統一、場所標識統一、流程內容統一、信息系統統一、經費保障統一)。目前,全市7個縣(區)74個鄉鎮(街道)1274個村(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完成,購置設備13036臺(套),梳理辦事指南2493項,上線辦理事項3399項,每個服務站配備1名以上辦事專員,我市基層公共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